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樊庆彦 《青年论坛》2011,(5):115-119
苏诗数量繁多,内容丰富,评者在其评点过程中,对苏诗加添注释,考辨文本,指摘失误,帮助读者更易于阅读和理解作品,发挥出了本事批评的功能。而从文本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文献校勘工作,从而也就使得评点具有了文献价值,为我们今天研究苏轼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小山 《福建乡土》2012,(5):62-63
我平日里称呼苏诗布为阿布。来福建定居11年了,结识八闽大地上的作家几近百位,但惟有对他我仿佛注入了亲情,自家兄弟一样简称着叫。阿布也落落大方地接受,相应呼我为小山姐,与之打交道时,他还真有个弟弟的样子,对我从不计较冷热多少。先交代一下这件小事,是为我这次作序铺垫一下:仍然是我曾说过那句话,斗胆对散文说三道四,我一向自省不敢,不得已为之,一定自有缘故。  相似文献   
3.
周新永 《前沿》2008,(3):160-165
苏轼作为诗之大家,一生痴情写月,为文如赋赤壁,填词如咏“但愚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离不开月亮,月亮成就了苏轼的艺术创作。苏轼的写月诗数量大,创新多,成就高,名气大,流传广,我们可以称其为月光诗人。研究苏轼的写月诗有助于科学地掌握苏诗的艺术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