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刘艳  杨国玉 《求索》2007,(9):146-148
社会控制是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一种运作机制。董仲舒从人性兼有善质、恶质的人性理论出发,构建了一个以伦理道德软控制规范为主,以法度律令硬控制规范为辅的社会控制规范体系。董仲舒社会控制规范体系对当代社会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重贤士、好大赋是汉武帝时代的特征之一。董仲舒、司马迁、东方朔是武帝时代不同类型士人的代表 ,三人的思想、性格、经历、结局都不相同 ,却都写下了“不遇”之赋。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的《答客难》这三篇赋 ,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武帝时代的士人风貌和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张军 《法人》2013,(7):92-94
"活老虎"还有声威,还有爪牙势力和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要与之搏斗,没有十分的勇气和独立不惧的品格,恐怕就只能退避三舍睁眼受辱,任其横行咬人的了敢打"死老虎"的人,未必敢打"活老虎"。为什么?因为"死老虎"已成死状,打它没有太多的危险,因而几乎是可  相似文献   
4.
张鸣 《廉政瞭望》2012,(19):48-48
汉武帝听了董仲舒的话“独尊儒术”,如果大家以为他是孔夫子的知音那就错了,人家其实是董仲舒的知己。董仲舒做了官却要指挥巫婆们求雨,而汉武帝自己,则迷方术迷得像个不可救药的“粉丝”。其实,从董仲舒之后,孔子差不多变成了怪力乱神的牌位,跟原来的形象已经大不相同。作为董仲舒的知己,也作为很有点雄心的一代雄主,汉武帝对于神鬼之事很在乎。到了晚年尤其过分,不是求神拜鬼,就是疑神疑鬼。最怕的,是有人对他行巫蛊诅咒之术。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听了董仲舒的话"独尊儒术",如果大家以为他是孔夫子的知音那就错了,人家其实是董仲舒的知己。董仲舒做了官却要指挥巫婆们求雨,而汉武帝自己,则迷方术迷得像个不可救药的"粉丝"。其实,从董仲舒之后,孔子差不多变成了怪力乱神的牌位,跟原来的形象已经大不相同。作为董仲舒的知己,也作为很有点雄心的一代雄主,汉武帝对于神鬼之事很在乎,到了晚年尤其过分,不是求神拜鬼,就是疑神疑鬼。最怕的,是有人对他行巫蛊诅咒之术。  相似文献   
6.
康喆清 《前沿》2011,(18):20-24
学界对董仲舒的人性学说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大都认可"性三品"说,这不符合董仲舒关于人性学说的本质。"性三品"说并非董仲舒首创,且其本身指意不明。董仲舒论述的重点在于"中民之性",即人性总体的善恶,并着眼于论证社会教化对人性发展的作用,从而将政治、教化与人性三者相关联,实践自己的政治理念,这也符合儒家传统的人性论证逻辑。以董仲舒关于人性的意指和目的作为其人性论推演的逻辑起点,通过《春秋》"正名"之法的层层辨析,必然得出人性"待教而善"的结论,这也是对董仲舒人性学说的合理概括。  相似文献   
7.
赵黎黎  李永鑫 《传承》2007,(7):85-86
汉代董仲舒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性有善恶"的人性观是对先秦时期人性论成果的批判和继承,提出人性包括善质和恶质两个方面,对人性要进行扬善抑恶。人性观决定着一个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性有善恶"的人性观的很多内容都符合当代管理的需求,对当代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的儒学是天学,但惟有日用伦常才是董学的真正归宿。董仲舒强调“五常”始终是帝王执事和国家政治追求的目标。《春秋繁露》里,董仲舒把“仁”解为“天心”, 仁的根据不在人自身,而在于天。董仲舒还指出,“仁在爱人,义在正我”。在道德实践的具体操作中,仁发于外,惠及广远。而义则发于内,从我做起,严格自律。这显然已与先秦以来各家学派“血亲为本”的仁义主张形成了鲜明比照。  相似文献   
9.
《党风与廉政》2000,(12):45-46
至廉而威。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今译]真正廉洁,方有权威可言。  相似文献   
10.
汉代儒者董仲舒精研<公羊春秋>,亦并通群经,是汉代最著名的经学家、哲学家,生于汉惠帝元年(前194)或二年(前193年),卒于元狩五年(前118年)至元鼎三年(前114年),寿命约八十岁,其故里当为广川(今河北景县),他身上秉有儒者敢于担当和积极入世的精神,展示出一代儒学宗师的操守和风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