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虚拟性与青少年的角色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虚拟性严重影响着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的社会角色,从而引起青少年的角色冲突,并常常导致角色失败;而这种角色失败的后果,使得一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人格变异和心态扭曲,在具体行为的选择上经常处于二难境地。因此,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努力减少和避免这种角色冲突,是广大青少年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中,新媒体的“多样性”、“广域性”等特点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效益,但其“虚拟性”、“负面性”等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又具有消极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新兴传媒的积极作用,则是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当下的中国,网络政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政治生态。网络政治具有虚拟性、互动性、平等性、直接性、开放性、便捷性、廉价性等特点,对于主要以民意集中和表达为功能的人大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购以简单便捷,物美价康等特点,越发得到消费者的青昧.尤其对大学生而言,网购在生活中已必不可少.但受我国商家信誉度良莠不齐、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以及网络的虚拟性等因素影响,消费者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如何维权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入手,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热衷于网购的原因和特点,通过对大学生网购权益受侵害类型的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权益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不是一条狗。"互联网的虚拟性,似乎让网民狂欢于远离现实的天马行空中。于是乎,网络谣言、网络攻讦、网络欺诈、网络骚扰等,一时横行无阻、为所欲为。虚拟空间真的可以脱离现实社会而无拘无束地存在吗?  相似文献   
6.
赛博空间这一概念最早由威廉.吉布森在他的小说《神经浪游者》中最早提出,他在科幻小说里描述了网络把全世界的人、机器以及信息源都联结起来的新时代。赛博空间提供了一个虚拟生活实践的场所,营造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情境。赛博空间,作为网络传播的产物,它改变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以个性为指向的分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整合,同时也是窄播模式和广播模式的融合,从而对人有更深入的互动和渗透。探讨它对人们尤其是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的人格如何塑造,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原威则 《学习论坛》2008,24(4):74-77
虚拟财产具有虚拟性、可转让性、地域性、依附性等特点,正是因为其具有的虚拟性特征,使其在理论认定和法律保护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在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方面,首先要在民法中立法保护其法律地位,明确其权利被侵害时的救济方法.其次,在刑法中对网络游戏犯罪增设新的罪名.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型学科,它要解决的就是群众在现实中面临的思想、意识形态问题。本文针对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情况,郑永廷教授着重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方法,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种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和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网络因其个人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深受学生的青睐,网络载体的运用也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网络载体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广大德育工作者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千方百计地利用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著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郑永廷教授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作了一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问题的讲座。讲座中提出了当前时期三种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就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