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士萍  杜蘅 《河北法学》2007,25(6):125-129
内部人控制是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运用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公司独立人格制度和权利义务对等原理对内部人控制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就公司权力配置的应然状态而言,内部人控制有其存在的制度空间、组织基础和法理依据,其作为经营管理层面上的控制权,存在于股东有限责任制度所构建的权利和利益平衡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2.
笔者讲授《经济生活》时,发现如何明晰的区分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是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查阅了大量与货币理论有关的资料,结合现实的经济活动,探讨科学区分这两个职能的基本原则。首先,要考察这两个职能各自发生作用的范围。货币的流通手段是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  相似文献   
3.
组织化的学术权力来源于个人学术权利的让渡,其合法存续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而学术权利并不是不证自明的,它缘于大学历史发展的主客体因素后致。大学教师职业群体的形成、学术活动社会结构的变迁、学术主体与公共权威部门的互动博弈共同构成了学术权利生成的独特生态和方式。同时,学术权利的让渡有着明确的目的指向、对象指向和方式指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家的权威作用日渐式微,部分权力让渡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程度的评判准则,更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然而,在俄罗斯,在由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转向全面西化的民主政体和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在历史上弥漫着如此浓厚的独特的半亚细亚的文化氛围的国度里,国家的权威作用又是如何定位呢?本文试图从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两个角度,来探索国家权威在俄罗斯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警察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权的运行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法制文明的发展水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转型时期,警察权的运行状态引起了学术界和公共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警察权的配置是根据国家政治制度和权力组织形式而界定的,研究警察权的治理问题必须基于国家政治制度的框架,坚持从现实社会的需要与可能出发,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全球化进程中主权权力的让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经济全进程必然和国家主权发生冲突,各主权国家为了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不得不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和国家管辖权等方面让渡部分主权权力。但是,让渡主权权力不是无原则的,主权权力的让渡必须符合国家利益、人类共同利益和国家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7.
世贸组织号称“经济联合国”,其争端解决机制是目前国际组织中最富效率和成功记录的一套准司法程序,具有较为明显的规则导向。值得注意的是,争端解决规则的形成是国家主权自愿让渡的结果,而国家既然让渡部分主权进行合作其主权就必然受到限制。国家主权受到限制的程度是以国家核心利益的变化为转移的,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决定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主权让渡与护持反映了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制约与反制约的互竞趋势。  相似文献   
8.
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研究渐渐引人关注,本文通过封中外大学权力理论谱系的分析,重新建耩了基于社会契约论和权力让渡理论的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主要来源于学术权力、市场权力和政府权力(政党权力)的让渡,这些权力通过政治上的博弈最终形成一股合力,支配大学组织行政职权体系的构成和运行;而大学行政权力属于衍生权力,它是对这股政治合力的执行,其具体表现为行政职权。  相似文献   
9.
《上海人大月刊》2010,(5):45-45
在现代社会,出于完成公共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公民把自己的权力让渡出来成为一种公共权力赋予政府,以完成个体公民不可能完成的一些公共事务。但公民让渡出了权力,却收回了权利。因此,在政府是否体现了公民的意愿,政府是否保障了公民的权益,政府是否满足了公民的要求等方面,公民都有不可侵犯的去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绝对权利。  相似文献   
10.
谷金 《学理论》2010,(19):55-55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主权问题日益受人关注。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军事互访、技术交流、打击跨境恐怖活动等方面,无一不涉及国家主权。尤其此时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各国商讨应对危机的策略,如减少贸易壁垒、承担国际责任等敏感问题,直接关系国家主权。各国若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切实采取措施达成一致意见,某些国家就必须做出让步,而这时常表现为国家主权的让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