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城》与《我是猫》分别是中国和日本近现代的讽刺长篇,成就极高,本文将它们放在远阔的背景上进行比较,辨析其异同,揭示其实质。进而探索它们对东方讽刺文学的贡献以及东方特有的讽刺品格  相似文献   
2.
如今,已有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生活在人烟稠密的环境中已是大部分人的共同命运。一方面,城市的不断扩张带来的是传统乡村的式微;而另一方面,具讽刺意味的是,因为城市对人口的巨大吸纳能力,只有靠高密度的城市生活,人类才有希望保存完整的农地与郊野。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段子,不仅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一种凝练的智慧,或讽刺,或嘲弄,或戏谑,或调侃,或规劝,都为表达一种社会情绪。  相似文献   
4.
讽刺与幽默     
叠词妙用 课堂上,语文老师讲到李清照的词时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现在还有谁能写出这么好的叠词?"我笑道:"默默背背,学学睡睡,醒醒做做累累。考前复习时候,最难入睡。三杯两碗咖啡,怎敌他、卷满天飞?挂科也,正伤心,却是让人崩溃。"  相似文献   
5.
《政府法制》2012,(9):21-21
《京华时报》2012年2月18日登载楚唐的文章:最近,一些地方拆毁不可移动文物的事件屡有发生,不约而同地,“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成了破坏不可移动文物的招牌。这个招牌,除了语义上的讽刺意味,并没有赢取公众认可的目的。近日,针对此类现象,由国家文物局正式作出“名词解释”:所谓“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等没任何法律依据,也违背了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宁悦彤 《学理论》2013,(18):186-187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是俄罗斯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之一。《狗心》是作家创作历程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作家怪诞讽刺创作风格的一部代表作。在简要叙述作家创作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狗心》这部作品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7.
赵楠 《工会论坛》2011,(6):163-164
十九世纪伟大的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在小说《死魂灵》中生动地描述了一群令人生厌的女人形象,他用幽默讽刺的手段揭示了当时俄国庸人的卑俗和丑陋,这不仅引人发笑,更使人陷入悲哀的沉思。  相似文献   
8.
网友爆料,宝鸡市渭滨区金陵新村小区一楼道粉刷至2楼停工,有人说上面不刷了,就是应付检查。领导不上3楼。不少网友转发微博并称“欢迎领导上3楼”。  相似文献   
9.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3):6-7
1963年年底至1964年年底,短短一年时间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印度总理尼赫鲁逝世,接着,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下台。在此期间,赵朴初曾以赫鲁晓夫的口气戏填了总标题为《哭三尼》的三首散曲。  相似文献   
10.
王然 《世纪桥》2014,(2):70-70,72
果戈理作为十九世纪上半期的大文豪,凭借其最具特色的写作手法和创作特色开创了果戈理时代,他对后世的俄罗斯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对文学的追求是执着的,他的文学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