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205篇
中国共产党   908篇
中国政治   836篇
政治理论   101篇
综合类   17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12月8日国家法官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办学十年座谈会暨判例法与案例指导制度论坛举行,本刊摘录几位嘉宾的现场演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土地制度作为国家对生产关系的一项极重要的安排,是各个制度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这项改革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密切相关。其中的主要的问题有"三权分置"改革、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规模经营与小农户发展关系的维护、耕地保护制度的强化以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完善等。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精准掌握此项改革所面临的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抓住改革的重点和主线,注重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放学路上,小学生神秘失踪 2006年3月6日下午5时50分,安徽泗县公安局山头派出所接到县局110指挥中心电令:你们山头镇大柏村一名叫木久于的11岁三年级小学生,中午放学后一直没有回家,下午也没到学校上课,现在下落不明,请速协助查找。接报后,山头派出所迅速安排民警着便装赶到该村,展开调查工作。民警们兵分两路:一路来到木久于所在的大柏小学了解情况:另一路前往失踪人家中及周围群众走访调查。此刻,校方也在发动全校师生四处查找,查遍全村的角角落落.结果一无所获。这时,在外地打工的失踪者的父母,接到电话后,当即启程赶往家中,连夜跑遍查找了所有的亲威、同事、朋友以及失踪人可能去的地方,最后还是没有任何线索。  相似文献   
4.
《奋斗》2006,(11):36-38
绥化市望奎县海丰镇,有一个俗名叫做郑长江屯的地方,100年前的9月30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和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林枫同志就出生在这里。今年适逢林枫同志诞辰100周年。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拉开历史的帷幕,去追寻这位功勋卓著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所走过的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5.
薛磊 《党史文苑》2005,1(7):17-19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的历史状况是有合作有冲突,有结盟有对抗.美国以援华抗日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的盟友;以扶蒋反共告终,又与中国人民对立.这是抗战时期中美关系的不幸结局,但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旧址”暨“陈云同志在辽宁”展览揭幕仪式6月13日在沈阳举行。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沈阳军区司令员常万全为旧址和展览揭幕。仪式由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主持。全国人大常委王怀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张锡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骆琳,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张德友,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焦利,省委常委、秘书长曾维,副省长闫丰,省政协副主席董万德,老同志王光中、胡亦民、刘异云、尚文出席揭幕仪式。闻世震等参观了旧址和展览。揭幕仪式后,李克强等领…  相似文献   
7.
科举制的消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一无是处.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中的有益部分应当汲取和继承,并在当代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诞生不久,金仲华受宋庆龄委托创办对外宣传刊物《中国建设》(现易名《今日中国》)并担任首任社长,为对外宣传新中国付出大量心血。在纪念他今年4月诞辰100周年之际,为缅怀他对杂志社的关怀,我想起在总编室工作时,曾见到他遗留下的一些信件,尽管是片断,但字里行间,洋溢着这位宋庆龄的挚友、国际传播专家对《中国建设》的殷切关怀与期望,其中有转达宋庆龄指示的,也有他本人的指导与建议。现在重新学习,对今天的对外传播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纪舟 《中国监察》2010,(17):61-62
今年3月下旬,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说来也巧,我于3月24日来到艾思奇的故乡——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参观,在"艾思奇故居"前感受、理解和思考哲学。  相似文献   
10.
苏枫 《小康》2010,(9):108-111
曹禺诞辰100周年,人们以不同方式赞许他的成就。也有人唏嘘,他晚年时因"写不出东西"而备受折磨。作为女儿,万方则感慨:灵性慢慢干涸,这不是曹禺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一代作家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