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妇在委托我之前,通过电话跟我接触了两个月。农妇说,她拿不出多少律师费。我给她的方案是,先预收3000元费用,剩余部分按照风险收费,标准是20%。农妇接受了我的方案。交费时又遇到问题。老人家心急如焚去市里汇款。账号少写了个数字。我一直没收到钱。农妇每天几个电话打过来询问,我的回答都是还没收到。农妇急了,认为我是骗子,电话里差点哭出声来。我百口莫辩,恨不得把心挖出来给她看。后来她又去了一次市里,重新核对了账号,把钱再次汇过来。我收到钱之后马上给她打电话。让她放心。  相似文献   
2.
据报载,福建一农民捡到了一张名为林阿香的身份证,然后想办法搞到一份官员名单,再到银行开设账号,然后以“三陪小姐”口吻给官员写信要钱:“您曾跟我说过,遇到困难时会帮我的。希望您收到信后五天内,往下面这个账号汇3000元钱来。如果这么一个小小要求您都做不到,我是什么事都可能去做的。”结果是有148个官员上钧,陆续汇来的钞票达37万元多!  相似文献   
3.
政策与规定     
《今日上海》2012,(1):62-63
试行微博实名注册从权成部门获悉,上海从2011年12月26日开始试行微博客新增账号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近期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的微博客网站也试行微博客新增账号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  相似文献   
4.
如今,织围脖已成为人们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分享社会新鲜事儿的最佳方式。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微博注册用户高达2.3亿。与大多数围脖控喜欢在网上晒晒心情、发发感慨不同的是,一些目光敏锐之人竟通过玩微博收获了万千粉丝和惊人财富。肖俊丽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入行不足两年,她就通过挖掘粉丝价值赚得了两百多万财富并且拥有了一家公司。  相似文献   
5.
《人民公安》2013,(8):19-19
前几天,一个同事接到一个短信:内容是你中了大奖,奖金20万现金,联系电话等等。同事没有理会,现在这事多了,都知道是骗局。过了一阵同事的手机响了。一个南方小姐问:先生你收到中奖通知了吗?同事说收到了,小姐又说:请把你的银行卡的账号告诉我们,我们把奖金汇进你的卡里。同事一想,给你个账号,看你玩什么把戏!同事在工商银行有个熟人。于是就给了这个女子一个工行一卡通的账号。10分钟后,同事的手机又响了,南方小姐说:先生你的奖金已经存进你的账户里了,请你查询一下。同事用电话银  相似文献   
6.
一、做法与成效(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建设,积极抢占思想阵地广东省在互联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一方面,建立健全新媒体政工平台。推出广东政工网络专栏,并联动开设政工微博、微信公众账号,成为全省政工人员的权威“信息中心”。广东政务新媒体在数量、质量上都居于全国前列。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主流媒体加快向全媒体转型,推出“南方+”“广东网络广播电视联盟”等全媒体融合平台,开拓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空间。  相似文献   
7.
数字遗产     
眼下,QQ、MSN、电子信箱以及游戏账户下的虚拟武器装备、宝藏等,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它们也将是21世纪现代人拥有的数字财产。  相似文献   
8.
《协商论坛》2012,(11):61-61
日前,在重庆经商的殷先生银行账户上莫名打入了3280元钱,15分钟左右,银行又发消息说,把这3280元划走了.殷先生质疑,银行没经客户本人同意,凭什么可以私自操作客户账号。  相似文献   
9.
正去年年底,一则消息让网民人心惶惶,今日有黑客在网站上公布了CSDN网站用户数据库,包括600余万个明文的注册邮箱账号和密码……CSDN是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网站,其数据泄露,意味着网民的邮箱、微博、购物网站等网络账号以及个人信息都受到了威胁。如今,案件已迅速告破,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10.
自“清朗行动”启动以来,网络监管部门开展专项会战,依法关停账号、解散群组等,有效净化了网络环境。然而,荡涤网络污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近期,部分网络账号传播信息前后内容反差大,在被“打脸”“翻车”后简单删帖了事,助推造谣引流、有偿删帖、虚假刷评等刻意扰乱互联网正常传播的不良行为持续发酵,引起网民反感,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