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办“年”     
陈思炳 《江淮》2020,(1):54-55
人老爱回忆往事,眼前的事忘得快,几十年前的事却记忆犹新。每当过年,便想起儿时故乡办年的情景。小时候,我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天天盼着过年,特别是到了腊月,每天早晨刚起床就问娘,还有几天过年呀?这时,俺娘就笑着顺口说:“快了,快了,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在俺这山区农村,所谓办年主要是四件事:杀年猪、磨豆腐、杵糍粑、做年糖。  相似文献   
2.
粘豆包情结     
吕中山 《奋斗》2002,(1):54-54
新世纪第一春来临之际,一位家居尚志县境大房子乡小龙山屯的农民朋友徐中富,不怕天冷路远,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大兜子,迎风冒雪,来到哈尔滨我家里。他一进门就说,快过年了。农村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带点你喜欢吃的粘豆包子。说着将一大塑料袋粘豆包,从兜子里拎出来,放在桌子上。  相似文献   
3.
寻根     
郭鹰  林晨 《福建乡土》2010,(3):29-30
从小,客家人总是称我们为“河洛嬷”。带着儿子回永定婆家过年,邻居们微笑着迎出门来说:“河洛佬回来了!”福建龙岩是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界点,五县一市一区中,有五个属于客家民系,只有漳平市和新罗区属于河洛民系。两个民系在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几千年的相处相容,早已经血肉相连无法分割!  相似文献   
4.
每逢农历岁末,山西省榆次市的农村便开始挑开廊檐上的蛛网,扫净灶台上的灰尘,家家户户张贴春联、窗花以及色彩艳丽的年画。一派过节的喜庆。这一套约定俗成的习俗,已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5.
新年     
《法国研究》2006,(1):4-4
和圣诞节一样,法国的新年也是很快乐的节日,但活动范围更大,不仅仅在家庭范围内庆祝,而且也在朋友及一般相关熟人范围内庆祝。除夕夜是大家在一起吃饭、跳舞和午夜时分互致问候的好机会。过新年可以互赠鲜花、糖果和各种食物。孩子们也会凑钱买礼物送给父母或祖父母。过年往往可以送钱(如果送家庭成员的话)。祖父母、教父、教母会在粮果或巧克力盒里放一、二张钱。也可以给仆人、看门人或雇员送一些钱。下级或晚辈不能向长辈或上级送礼。企业老板或部门主管可以在过年时和雇员或下级一起吃顿饭,然后发红包(相当于半个月或一个月的工资)。  相似文献   
6.
我的童年正逢抗日战争末到解放初的艰苦年代。那时的农村孩子除了过年时能拥有一挂一百响的爆竹以外,从来得不到大人给买的玩具;而且在放学后,我们都要帮家人干农活,很少有玩的时间。但玩耍是儿童的天性,童年的游戏仍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妙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各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大力提倡节约的背景下,“春节怎么过?”成为人们蛇年新春讨论的热门话题。本刊记者在回乡探亲期间发现,节俭办事、简朴过年正成为各地群众欢度春节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8.
邹崃生 《黄埔》2013,(1):39-41
1942年的春节快到了,按传统习惯来说,每年的腊月廿几,是忙年的时候了。但几天来,乡村里没有一点动静,就连那些眼巴巴等着过年喝酒吃肉的士兵们也不提过年的事。只见他们三三五五地夹杂在老百姓中间,挥动圆锹,举起洋镐,在村子的四周,从早到晚,除吃两顿饭以外,一刻也不停地挖土筑大堤。动起土来也算快。  相似文献   
9.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眼看又快要过年了。妻子对我说,“咱请人做个保洁吧。”我欣然同意,当即联系保洁。可打了一通电话,找了几家公司,人家活儿都排得满满的,最快也得一周以后。看来很多人都意识到,过年之前,要对居所来次彻底的打扫保洁。  相似文献   
10.
过年的母亲     
倏忽之间,兵已做了十四春秋,每遇了过年,就念着回家。急慌慌写一封家信,告诉母亲说,我要回家过年。母亲这时候便拿着那信,去找人念了,回来路上逢人就说,连科要回来过年了,仿佛超常的喜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