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6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0篇
中国共产党   202篇
中国政治   390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编 《人民政坛》2006,(6):29-29
在5月19日结束的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复评暨第十六届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评选会上,我省5件作品获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奖。电视专题片《代表建言,结转督办》(作者:周伟亮 张晶 编辑:刘立耘 黄敏 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2005年7月6日刊播)获电视类一等奖:通讯《共同的心愿——(反分裂国家法)通过后访福建代表团》(作者:黄世宏编辑:刘国军泰荣刊《福建日报》2005年3月15目一版)获报纸通讯社类二等奖;通讯《“是不是就叫‘进城务工农民”’》(作者:姚金清编辑:张郁刊《人民政坛》2005年第4期“)获人大报刊类一等奖;系列报道《预算审查监督报告》(作者:郑国锋 刘志镣等 编辑:郑国锋刘志锋刊《人民政坛》2005年第4期至第10期)获人大报刊类二等。  相似文献   
2.
厦再 《人民政坛》2006,(3):25-25
在2月23日结束的福建省第十五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评选会上,本刊有5件作品获奖,其中通讯《“是不是就叫‘进城务工农民’”(作者:姚金清;编辑:张郁 刊2005年第4期)获一等奖;系列报道《预算审查监督报告》(作者:郑国锋 刘志锋等 编辑:郑国锋 刘志锋 刊2005年第4期至第10期)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享有同等教育的权利"迎着朝霞向着太阳/我们都是祖国的希望/美丽的校园成材的摇篮/我们大步走向明天/迎着朝霞向着太阳/我们肩负祖圆的希望/快乐的生活成材的园田/给我们理想插上  相似文献   
4.
目前进城就业农民中再社会化成功的人数较少,比例较低,进展颇为缓慢。有效促进进城就业农民再社会化,对构建“和谐湖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采取的基本思路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包括思想文化、经济、制度、组织等环境,充分发挥进城就业农民再社会化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在浙江进城务工的1200万农民兄弟收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一份厚礼——《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的若干意见》。5个方面17点具体意见,从保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劳有所得、工有所居等社会服务到关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精神上的尊严和归属感,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省委省政府建设和谐社会,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认真解决关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现实问题的重大举措。追踪这份文件出台的过程,解读其中的每一条政策,无不体现出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统筹发展的工作智慧。随着这份…  相似文献   
6.
对“农民工”从“盲流”到“打工仔”、“打工妹”再到“进城务工人员”,其称谓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应大力促进其向城市市民的转化,清除制度性歧视,提高技能,积极引导正确的群体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7.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作为重要职责,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早在2003年,我国就下发过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相关文件,各地区、各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  相似文献   
8.
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女工的需求成了纺织、制鞋、箱包、玩具、电子元件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首选,男女比例高达1:10在一些企业普遍存在。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进城务工女性约有150万人。这一浩浩荡荡的人群,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生理特点,正经历着工作和生存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现代化突出的特征之一。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GDP和税收来自城市,90%以上科研力量集中在城市,振兴经济必须推进城镇化。在18世纪之前,城市是政治、文化、消费中心,而不是生产中心。农村养活城市,农村支持城市,城市发展受着农村生产力增长的约束。18世纪之后,工业革命改变了城乡关系。生产方式、工具和资源的改变,使城市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使城市成为聚集财富的生产中心,从而也使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目前发展的趋势看,世界城市化势头依然强劲,城市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10.
多余的主角     
和前几年一样,2006年春节过后,珠三角许多工厂门口随处可见大量的招工广告。不同的是,招工的在拍胸脯许诺,找工的却要货比三家。时代在变,市场在变,新一代的农民工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何止布衣换上西装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