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2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千秋承传道德经,华夏弘扬新文明;同心共筑中国梦,乘风破浪万里行。奋发举国欢庆十八大,神州无处不飞花。政改经转迈健步,民主法制绽新葩。科学发展贯长虹,社会和谐现彩霞。把握机遇迎挑战,全面小康兴中华。  相似文献   
2.
谁都希望自己长寿,许多老人道出高寿的秘诀之一是无私。无私者康而寿,确实有科学道理。无私,是一种大德。对于"德"与"寿"的关系,我们的先哲早有灼见,孔子提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春秋末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提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3)
"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熟知和推崇。作为中国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道德经》中就多次论述了"谦",其中包括:满而不盈、谨言慎行、谦让不争和功成身退。告诫我们:不骄傲自满,故能去旧更新;慎始慎终,便可减少失败;不与人争,就不会有怨咎;功遂即谋身退,便不会招致怨恨。其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常修泽 《学习月刊》2011,(11):18-19
练好科研基本功要把握好四个环节。我将其归结为"四字诀":读、述、评、著。一、"读"读什么?第一,读国内同专业的老中青学者的专业著作,特别是年轻人写的著作。年轻人在书里有一些新思想。  相似文献   
5.
"琳琅振响,十方素净,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振伏,召集群仙……",悠扬的诵经声从青羊宫三清殿传出,伴着袅袅炉香四下传散开去。每日清晨的早课时间,大殿内钟罄齐鸣,道长咸集,仪式场面庄严。特别是每到初一、十五,青羊宫香客如云,这里成了善男信女超凡出世之境。  相似文献   
6.
道德经画集     
张乐群 《前进论坛》2011,(3):65-F0003
道德经》是2500年前老子的著作,是中华民族的国宝,是人类史上的璀灿明珠,是世界上发行最多的巨著。《道德经》画集八十一章,配八十一幅国画,并加有作者的解读,更适合各种年龄的人学习、理解,老子的智慧让我们一生享用。  相似文献   
7.
王中原 《求索》2010,(6):128-129
道家学派的代表作——《道德经》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受到中国古代众多为政者的青睐和研习。《道德经》主要的政治思想有遵道而行的为政理念、无为而治的治理模式及守朴弃诈、谦下不争的治理方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这些思想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对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具有方法论意义;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供深厚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重言与无语     
程静 《法国研究》2010,(3):96-98
老子《道德经》中的世界起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令人耳熟能详,《圣经·创世纪》里描述的上帝创造世界也是家喻户晓。作为创世思想起源,这两个文本无疑蕴含着中国与西方两种文化思维模式的最初原型。我们从这二者之中发掘出大致相同的创世模式。但同时也注意到,在创世过程中,西方"重言"而中国"无语"。对这一差异,本文紧贴《道德经》与《圣经》文本,着重从文学与哲学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道德"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一书中。道与德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其内涵非常丰富。经过两千多年的嬗变,剔除糟粕,传承精华,道德的界定、概念、范围,也就更明确、更科学了。今之道德,概而论之指的是社会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总和。因而,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  相似文献   
10.
古代的童话     
科幻经典《道德经》 老子曾在两千年前就专为互联网写过一段话:“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不出家门就知道天下所有事。不往窗外看(不含视窗)就明白大自然的法则。出门旅行走得越远的人,知道得越少越傻。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子不愧是一位科幻大师,《道德经》则堪称两于年前的科幻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