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与交流》2006,(3):F0002-F0002
汉唐之时,百姓安居乐业,财力富甲天下,对外交流四通八达,成为当时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盛世王朝。其中的原因,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之外,同样重要的是,它拥有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化、高昂的民族精神和为时人称道的社会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2.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作为人文奥运的重要内容,北京将掀起文明礼仪宣传的热潮。本专题将通过不同论点,展现人文奥运理念给现代的人们带来的变化,表达你我共同的心声——2008,让我们相约在礼仪奥运之年!  相似文献   
3.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今天,这些原本人性中的道德本能与良好社会风尚似乎变成了许多人迟疑不决的纠结:见老人摔倒不敢扶,小孩身陷危险不敢救……当我们集体进行道德反思、呼唤道德复苏之时,可曾追问还有他因?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20年来,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互联网发展不仅开启了社会生活的新时代、新空间,而且开辟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新空间。一、网络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挑战1.从思想政治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西  相似文献   
5.
三门峡市以开展“学好人、唱好人、做好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进一步掀起了“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增强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做出明确批示:“三门峡市‘学、唱、做’活动有力弘扬了道德风尚,是用文艺建设文明的实际举措”。  相似文献   
6.
宜昌市夷陵区秉承"落地才能落实"理念,坚持"到村才能到位"思路,牢牢抓住村社这个最根本的着力点,大力推动村社宣传文化队伍强起来,促进宣传文化设施便民化、组织社会化、活动经常化、服务信息化,探索了一条打造宣传文化品牌,提升宣传文化品位,推动跨越发展的加强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新路。一、突出选优配强,推动队伍强起来一是配备宣传文化员。全区所有村均从村"两委"成员、网格管理员或大学  相似文献   
7.
古田会议是我党我军建设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会议认真总结红军创建以来党同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倾向作斗争积累的丰富经验,统一了思想认识,形成了大会的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系统回答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重温这个光辉文献,对于研究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朋 《当代贵州》2014,(36):29-29
正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法律体系的科学架构和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但是,很多事例也一再提醒人们:我们缺乏的不仅仅是法律在数量上的扩充和制度在文本上的优化,更为缺乏的乃是对法律的敬畏和遵循。尤其是在基层,司法权威开始下降,"信访不信法"和"闹大"的思维甚嚣尘上,"黑头抵不住红头、红头抵不住领导签字的无头"等怪状时常上演。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精神上的“钙”。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补足人们精神上的"钙"呢?应该牢牢抓住以下几点:首先,着力增强认知认同。要使一种价值观念落地生根,就要增强认知认同,使之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一是增强理性认同。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4,(4):15-1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道德风尚,事关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持久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道德培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诚信是社会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准则。以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是道德实践活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