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省最大的人工湿地公园——潘安湖湿地公园,自去年十一开园纳客以来,至今接待各地游客100多万人次,成为苏北独特田园风光的最美乡村湿地。它位于徐州市贾汪区,核心区面积15.98平方公里,外围控制面积36.89平方公里,集休闲娱乐于一体,汇生态文化之源流,放眼望去,十里湖面,烟波浩渺,蔚然园林之大观。谁能  相似文献   
2.
曹万新 《先锋队》2011,(9):23-24
领导干部下乡住村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能够了解到农村的真实情况、农民的所思所想,掌握真正的一手材料,更能向农民群众学习、讨教解决农村问题之道。中共吕梁市离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曹万新坚持进村入户,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为养猪户联系贷款、与老上访户促膝谈心,体现了一位基层组织部长真心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作风。本刊摘编了曹万新同志在下乡住村过程中撰写的民情日记。  相似文献   
3.
生态修复是采煤塌陷区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最先由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提出,主要强调修复技术和方法。本文则从环境法学角度对生态修复进行审视。本文选取山西省晋东南采煤塌陷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地区考察采煤塌陷区的危害,并将其置于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大背景下探讨地方立法上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端氏煤矿位于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端氏村东部,是沁水县第一家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矿井,也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矿井。井田面积9.4km2,可采煤层有3#、9#、15#三层,现主采3#煤层,地质储量6833.5万吨,可采储量4187.2万吨,年生产能力120万吨。  相似文献   
5.
袁林 《乡音》2011,(10):34
"唐山南湖——中国采煤沉陷地生态修复的典范"作为我省唯一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案例,在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报告厅的展出中,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创造了报告厅案例展参观人数最多、展览制作和展出效果最好纪录,获得了世博组委会、执委会颁发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荣誉奖"、国际展览局银奖,全体参展人员获得了由王岐山、俞正声签发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荣誉纪念证  相似文献   
6.
厉华 《中国减灾》2010,(2):38-39
我国作为世界头号煤炭生产大国,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2008年,我国煤炭产量超过27亿吨,占整个能源生产量的76.5%。  相似文献   
7.
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我一直坚持把民生问题作为履职的主要内容。继去年就淮南市采煤塌陷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提出建议后,今年我又针对淮南高塘湖区的洪涝治理提出建议,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让当地农民过上安定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凤台县岳张集镇地处凤(台)颖(上)两县交界处,距县城20公里,西邻全球环境500佳——颖上县谢桥镇小张庄,南有潘(集)谢(桥)公路和淮(南)阜(阳)铁路,东接张(集)毛(集)公路,北是西淝河通淮河。境内有年产1000万吨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陈默 《重庆工运》2009,(3):45-45
1986年.郑勇带着对矿山的一片向往和热情,从江津农村招工来到了重庆能源砚石台煤矿采煤122队当劳务工。从此,他就与煤矿结下了不解之缘,弹指一挥间,一转眼,他已经在采煤一线摸爬滚打了22个春秋,在这22个冬春交替的日子里,他凭着勤奋好学的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由一名劳务工逐渐成长为一名采煤队长。2008年,  相似文献   
10.
卢淼 《团结》2009,(1):54-55
煤.这种深埋地底千万年的财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其开采的加剧和简单粗犷的加工方式.也给采煤地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何洁净高效地利用好煤,使这个地下的“乌金”变成“真金”.是许多科研工作者探索的目标。谢克昌.太原理工大学校长.“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