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元璋一生写下了大量著述,除7卷、20卷、30卷、55卷等几种版本的《御制文集》外,还亲笔撰写了《资世通训》、《祖训录》、《皇明祖训》、《御制大诰》(初、续、三编)、《大诰武臣》、《御法洪范》、《御法道德经》、《集注金刚经》、《周颠仙人传》等著述。若按时下的标准,弄个兼职教授和博导的头衔,是完全够格的。  相似文献   
2.
(廿九) 离开吴主任办公室,一团一团的疑问不由涌上心头.我感到,今天的事儿有点蹊跷:吴主任怎么会对我家的事这么清楚呢?如果都是老妈说的,那老妈对他也有点太信任了吧?而且看得出,他对老妈还是挺关心的,甚至有点太关心了.难道他们有点那个意思?  相似文献   
3.
幾米 《中国减灾》2011,(9X):31-31
<正>大人希望自己孩子的脑袋里,开出智慧的花朵,而别人孩子的脑袋里,最好只是一堆杂草。可能的话,你还想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呢?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美洲原住民有句谚语"同时追逐两只野兔,你将一无所有。"而光芒万丈的人生,绝不该只因为一点点错误,而终身遗憾。  相似文献   
4.
砗磲,是佛门高僧供佛的重要法器,能消灾解厄、降恶聚灵、降临福祉、庇佑子孙,镇宅辟邪,为佛学上之秘宝。——《金刚经》古玩收藏人士把砗磲、珍珠、琥珀、珊瑚称为四大有机宝石,说是宝石,其实这四样东西都不是石头。砗磲分布在印尼、菲律宾、澳洲等国,以及西太平洋、南太平洋、印度洋,我国南海也可以找到砗磲的踪迹。我们现在制作砗磲雕刻艺术品的砗磲玉采集于我国南海诸岛海底为佳,尤其是中国中沙  相似文献   
5.
陆琳 《求索》2008,(9):174-176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全盛时期,产生了大量有关《金刚经》的灵验故事。它们用语通俗,记载了大量口语成分,对其进行研究将对汉语史、古籍整理、辞书编纂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金刚经》中的“无住”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陵 《求索》2008,(3):115-116
佛教虽然是一种宗教,但是佛家思想却是最早提倡实证主义方法的东方哲学思想。“性空幻有”是大乘佛家理论的重要命题。以“空”为哲学基础的“无住”思想是《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有着很抽象的哲学含义,是研究佛家思想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文拟就从“四相”、“六境”等方面来阐述其“无住”思想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姚展雄 《传承》2008,(19):38-40
中国佛教翻译经典有数千卷之多,而流通最广、注疏最丰者,莫过于《金刚经》。《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在世时与众弟子、长老须菩提等人的对话,由世尊打大弟子阿难记录而成。《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指金刚石,在金属中最坚硬,无坚不摧,能破一切法;"般若",梵语,意为"妙智慧"(比智慧还高的层次);"波罗蜜",梵语,意为"到彼岸";"经"通"径",意为修行成佛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瑞龄张瑞龄,1936年9月9日出生于河北唐山市开平镇,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教授、研究员。被誉为中华楷书第一人的著名书法家张瑞龄,他的作品多次作为国礼珍品赠送给许多国家的元首和政要,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在全国政协礼堂大厅左右悬挂着张瑞龄先生书写的丈二巨幅大字,受到诸多观者的高度评价。出版了线装本《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华夏正气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20多部书法字帖。他书写了世界上最大的南海观音像碑文遗迹。丝绸版小楷《孙子兵法》获得了吉尼斯之最。  相似文献   
9.
墨随堂心迹     
林阳 《民主》2014,(10):F0003-F0003
<正>上世纪60年代初,还在上幼儿园的我让爷爷牵进书法之园。写得好,给一分钱,我尝到了什么是鼓励。爷爷端庄秀丽的楷书让我以为这是全世界最美的字,爷爷在历史博物馆写文字说明也是我向小朋友炫耀的资本。"文化大革命"初期,天下大乱,家中也不能幸免。在家人仿徨不安时,我的心早已飞向院里拍三角、玩冰棍棍儿的小朋友。此时,家里要求我每天放学用小楷写一篇文言文《愚公移山》。因为心里长草,字写得潦草,万分疼爱我的奶奶打了我一戒尺。我从此懂得,学习成绩固然重要,态度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清凉钟声     
李颖 《海内与海外》2013,(10):68-69
在喧闹的都市,是否还有人愿意停下脚步,聆听钟声与自己的一亡跳?那钟声源于安放在雍和门殿前院东南角的铜质大钟,悬于木架之上,为明正德十年(1515)所铸。其上记载着发愿铸钟的缘由和监造铸钟的人。钟身铸有“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祈愿文及《佛顶尊总持经咒》、《楞严咒》、《金刚经》,字体皆为正楷,端正饱满,苍劲有力,为此钟增添了厚重、庄严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