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0月12日,"重走长征路"采访团来到会理县。从会理会议遗址到中国石榴之乡,从探寻历史的足迹到见证当下的兴盛,翻天覆地的变化将革命老区的"红之魂"渲染得更加夺目。1935年,红军在皎平渡渡过金沙江天险,由滇入川进入会理县,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随后,党中央在会理城郊铁厂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遵义会议以来的战略方针,确定了今后的行动任务。  相似文献   
2.
和树芳 《社会主义论坛》2013,(6):I0002-I0003
兰坪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尤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著名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全县幅员4388平方公里,辖4乡4镇,总人口21万,境内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彝族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钓93.4%。其中,白族占48.2%,普米族占7.5%,是全国唯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属典型的民族直过区。  相似文献   
3.
《法制与社会》2011,(3):307-F0002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检察院位于祖国西南,川滇交界的金沙江、雅砻江汇合处,素有"钒钛之都"、钢城之称的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三十余万,区内有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的"攀钢(集团)公司"等三家国有大型企业,共有三个公安分局(东区分局、弄弄坪分局、大花地分局)。  相似文献   
4.
边屯思绪     
彩云之南的横断山,金沙江的温柔在每一个拂晓,每一个白天,每一个夜晚,全给了这片土地。 与玉龙雪山相互牵挂,永胜成为边屯文化积淀的典型.始终有一种优雅的宁静。在西汉以前,这里的军事、农业、贸易、冶铸等活动就已经有了相当规模,这里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无论何时,视野总会被拉开,三川田园风光,像贪婪的小羊,不知道是它张开的怀抱,还是路人张开的怀抱。  相似文献   
5.
文摘天地     
聚焦400米深峡中的大坝金沙江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蕴藏着近1亿千瓦的水力资源,占长江水力资源的40%以上,居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首位。从2002年开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已授权开始建设溪洛渡、向家坝、乌东  相似文献   
6.
张虎 《社会主义论坛》2013,(7):F0002-F0002,I0001
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趁势而谋,将以水电为主的电力工业作为云南省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明确提出要把云南建成“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租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金一南 《学习导报》2011,(24):39-40
三军团彭、杨的建议,对于红军摆脱敌人重兵包围、迅速西渡北盘江入滇作战以争取更大机动,特别是对后来实现北渡金沙江的战略意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西南这个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人们对于雨季与旱季的概念不多。小学教科书上都曾说,江河纵横的西南地区是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我国水资源的70%分布在这里。而如今,中国水资源的70%都面临着枯竭的危险。此次西南大旱来势汹汹,走得也尤  相似文献   
9.
安治强 《创造》2011,(7):90-91
永善县位于云贵高原北部,四川盆地边缘,乌蒙山脉西北面,金沙江下游,是云、川两省六县的结合部,全县辖15个乡(镇)、有总人口45万人。金沙江流经县域9乡(镇)168.2公里,凭借大自然的恩赐,成为“西电东送”国家重点工程、世界第三大——“溪洛渡”水电站坝址所在地,且有着上连白鹤滩、  相似文献   
10.
丁毅 《先锋队》2012,(13):46-47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政治、军事智慧的长篇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年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喜读此书,三国故事从此"在毛泽东生命中扎下了根"。后来,毛泽东在一些论著、讲演、谈话中屡屡提及此书,可以看出他从中汲取到不少有益的养分。这部小说是否影响到他的诗词创作呢?笔者看来,这种影响不但有,而且是深层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