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景县人民检察院大力强化内部监督,坚持从严治检。对检察人员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采取“零容忍”,严肃食处、绝不姑息;全面推进“阳光州法”.形成外部监督制约机制,采取“开座淡会、  相似文献   
2.
曹林 《廉政瞭望》2014,(3):55-55
没有哪个词比“反腐”这个词更热,没有哪个机关比纪委这个机关更忙,“一目办一贪官”的节奏使纪委监察机关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媒体以“2013年度人物我选中纪委”的标题表达了对反腐决心的致敬。无疑,已经没有什么来阻挡中央反腐的决心,这从近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发言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3.
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4.
"减害理念"是20世纪90年代诞生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新型社会治理理念,与以往"零容忍"理念不同,"减害理念"的核心是对那些无法根除其危害的违法犯罪行为实行减害处理,以避免其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目前,"减害理念"在国内外均得到有效践行。在我国的现实语境下,正确理解并实践减害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的顶层设计者在强化司法官员更高义务标准的同时,应保障与其义务相适应的待遇及权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毒品持续向北京市渗透,北京日益成为境外毒品入境分销的中转地。严峻的现实面前,北京禁毒总队的缉毒警察们始终奋战在首都缉毒工作的最前沿,他们对毒品违法犯罪“零容忍”,用无私的付出为北京禁毒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坛》2014,(11):47-47
任建明在2014年9月(上)《人民论坛》撰文《官场人际关系与政治生态》认为,不健康的、异化的人际关系在党内、政府内蔓延,导致我国政治生态在局部上的恶化。想要建构健康和谐政治生态,一是要切实做到以“零容忍”态度和行动惩治腐败。这就必须要依靠深入的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使反腐败机构获得充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反腐败机构能确保高度的廉洁性和专业性。这样,就能肯定地把“老虎”消灭在“苍蝇”阶段,而不是纵“蝇”为“虎”。二是要彻底改革选人用人体制,变“伯乐相马”为“规则赛马”。  相似文献   
8.
田湘波 《检察风云》2011,(23):15-16
频频出现的“行贿笔记”、“行贿档案记录”事件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行贿腐败猖獗,社会廉洁环境和公众廉洁意识急需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2013年5月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陈满四的文章,文中指出曾几何时,有些地方,有个别领导干部,荣归故里用公车,探亲访友用公车,接送子女用公车,吃喝玩乐用公车,扫墓祭拜用公车……种种公车私用现象,不一而足。仿佛只有用了公家的车,众人才能“羡慕嫉妒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公车私用,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10.
零容忍政策始于西方,因其在打击预防违法犯罪方面的积极作用而被我国众多行政主体引入。本文在介绍了零容忍政策的含义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消防执法援引该政策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并对消防执法适用该政策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