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听风鸾峰桥     
正一个夏日的清晨,怀揣着满腔的景仰与虔诚,我与几位同行启程直赴寿宁县下党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偏远小山乡。车子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公路上行驶,青山如黛,草木葳蕤,在一路欢歌的溪流声中进入了下党乡。碧水蓝天,黄墙青瓦,虹桥饮涧,好一个璞玉般的静谧山乡!由寿宁县建成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厅就位于下党乡的鸾峰桥头,为我们义务  相似文献   
2.
正这里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这里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这里是新型人民军队涅槃重生的地方。山峦含黛,层林尽染,血脉传承,暖意萦怀。金秋十月,福建上杭,白墙青瓦的古田会议会址庄重古朴,"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大字熠熠生辉,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这里召开。——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童年的乡村     
钟代华 《民主》2014,(4):55-56
<正>~~  相似文献   
4.
陈斯雅 《当代广西》2014,(22):28-29
正美丽的桃花江畔,一栋栋错落有致、白墙青瓦的房屋掩映在绿树秀水间,显得格外清雅宁静。桂林市秀峰区鲁家村,这个原来污水横流的邋遢村,经过几年的规划重建,不但摇身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文化村,还在桃花江水质保护和绿化上成了周边村庄的榜样。11月6日,记者来到这个别具风情的生态新村,感受它的独特魅力。"鲁家村作为沟通桃花江与桂湖水系的重要节点,重建后不但自身环境变好了,而且对桃花江的水质保护和江水补给  相似文献   
5.
璎洛  凌影 《福建乡土》2009,(6):41-42
夏阳初现天空,从高速公路出来,眼前的清晨依然是青碧一色的世界。漳州的古迹仿佛沉在历史的睡梦里,来造访的游客不多,我这个陌生的游子毫无例外,从未与它有过呓语的机会,更不知道它沉浸在自己的睡梦里是否特别安宁甜蜜。  相似文献   
6.
温柔山海     
正海潮生落霞浦有几种海岸——沙滩海岸已成景区。细腻,平坦,人声鼎沸。沙滩边缘木麻黄的防风林带里,广设帐篷,供游客守候日出。山崖下的海岸,则是避风港。渔船很多,但人声寥落。海浪以深呼吸的节奏,拍在玄武岩堆砌的防波堤上,不疾不徐,尤显寂静。港湾边缘也有小滩,滩上并非一色细沙,而是琳琅满目,夹杂诸多人工材料。碎玻璃磨砂均匀,如同冰糖,碎陶瓷片、大理石片的图案,比巨匠巧作还要精妙。人类倾倒的建筑垃圾,被这片海不分轩轾地接纳,经年累月打磨,然后以浑无棱角、秀色天成的姿态,返还到岸边,像一份以德报怨的礼物。  相似文献   
7.
乡村砖瓦窑     
正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条子砖,砖瓦窑的规模越来越大,本土小型作坊式的砖瓦窑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半机械化的大型窑厂,经营者大都是福建过来的老板。机器搅拌黄泥巴,机器制作砖坯,除了人工搬运砖坯外,基本上不需要手工了。这让我想起少年时代家乡的砖瓦窑来。那时候,只要靠近鄱阳湖港汊边上都会有小型的砖瓦窑,方便运输。我们村就在鄱阳湖边,村里也有一个窑厂。窑厂归公社所有,师傅也是从附近生产队抽调上来的农民。记得当年细叔就在窑厂工作,我经常去那儿玩。  相似文献   
8.
正邻水县冷家乡汤巴丘村曾是古代川东至川北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分布着28个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院落。院落依山而建,木架穿斗结构,呈现干栏式格调等特点。"这些古建筑群是客家文化与当地民俗的结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见证了‘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发展的历史,是研究四川及中国移民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邻水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秦燕告诉记者。1月8日,记者来到汤巴丘村,看到这些古民居院落镶嵌在田园山色之间,那些宽大的石梯,高高的门槛,古朴的青瓦,雕有各种花纹和动物的木窗……处处呈现古老的气息。  相似文献   
9.
燕坝行     
正早就听朋友介绍说,重庆江津龙华镇有一个被誉为长江边上的最美乡村燕坝村,遂萌发了前往看看的念头。恰好,应该村名享巴渝的养猪大王王铃之邀到他家里作客,趁着好天气,直奔燕坝村而去。从江津城区上外环渝泸高速公路,经刁家出口再转道一条二级乡村沥青路,短短的15分钟,一座高大的  相似文献   
10.
树伴人家     
朱江 《当代贵州》2014,(35):32-33
正盘县石桥镇妥乐村坐落于贵阳至昆明黄金旅游线的中点上,全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妥乐村600多年前为彝族聚居地,随着历史发展,妥乐村习俗虽有所演化,但"人树相依"的文化却亘古未变。走进妥乐,你就走入了一个神奇的银杏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