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清风慕竹 《各界》2014,(12):53-56
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高适的人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场华丽的“逆袭”——在50岁之前,他穷困潦倒,甚至沦落到乞食度日。后来他毅然投笔从戎,10年间就从舞文弄墨的诗人一跃而成纵马疆场的将军。《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他成为唐代历史上仅有的因军功而至封侯的诗人。  相似文献   
2.
了解高适,是从他的边塞诗开始的,他的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成为普天之下人们送别朋友、劝慰朋友的千古绝唱。他与另一位大诗人岑参,共同缔造了盛唐边塞诗歌的一座丰碑。但是正因为他的边塞诗的耀眼,掩盖了他田园诗的光芒。在高适流传下来的少数田园诗中,淮安的涟水非常幸运,成了他留连忘返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3.
《各界》2012,(10)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唐代诗人。现存诗六首,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4.
高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晚年曾出任彭州刺史。在彭州刺史任上一年多时间里,由于他由北而南转换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相对安定,再加上诗友杜甫也来到成都,相互砥砺,他在诗歌创作上形成了一个高潮。在这个阶段,他的诗风也在过去的苍凉悲愤的基调中增加了清旷平和的成分,写景秀丽清新,并且在诗歌形式上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