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0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民国初年黄兴的民族联合主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元年 (1912年 ) ,通过南北议和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但环顾国内 ,仍然危机四伏 ,特别是民族分裂倾向十分严重。作为革命党领导人的黄兴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反对民族分裂 ,提出了民族平等联合主张 ,这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24日上午,市长黄兴国率市政府各委办局和市内六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部分市人大代表座谈,听取代表对市政府一年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明军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有5名市人大代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问题和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天津政报》2012,(9):31-32
<正>1日市长黄兴国、常务副市长杨栋梁、副市长崔津渡、市委统战部部长刘长喜、副市长李文喜、市政府秘书长袁桐利等出席市民营经济发展论坛。3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总经理王天普、市委副书记何立峰、常务副市长杨栋梁、市委秘书长段春华、副市长王治平、市政府秘书长袁桐利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董事长萨鸟德亲王、副董事长阿尔·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黄兴逝世100周年,两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共同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黄兴的长子黄一欧,早期随父亲投身辛亥革命,因目睹国民党腐败以及蒋介石独裁,遂心灰意冷,以养病为名回到湖南,脱离政治,后参加湖南和平解放运动,为湖南和平解放做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并为祖国统一积极努力。近期,笔者专门采访了黄兴的长孙黄伟民,听他讲述了一些鲜为人  相似文献   
5.
甘当配角     
艾迪 《党课》2012,(11):104-106
“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辛亥革命领袖黄兴所言,每一个字都发自其肺腑,正是黄兴磊落一生的真实写照。 长期以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尤其是辛亥革命史的不少专家学者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如果没有黄兴,辛亥革命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会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作为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一方最具行动精神的指挥者,黄兴的价值绝非许多只懂空谈、疏于行动的“革命理论家”可比。‘‘世称孙、黄为开国二杰.克强诚当之无愧矣。”  相似文献   
6.
《天津政协公报》2011,(1):58-58
<正>前不久,市政协教育界委员专题视察了海河教育园,获悉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办学规模20万人,居住人口10万人,目前占地10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已基本竣工。其面积之大、速度之快,在我市是前所未有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长黄兴国提出,要把海河教育园建成天津的剑桥、牛津,办成国家级教育示范  相似文献   
7.
黄兴介绍     
《长江论坛》2011,(6):F0003-F0003
黄兴(1874年-1916年),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生于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早年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戊戌变法之年(1898年)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武昌两湖书院学习深造。  相似文献   
8.
肃立黄花岗     
张衍荣 《侨园》2011,(10):17
那是一个细雨纷飞的日子,利用出差广州的机会,我乘车前往黄花岗,去瞻仰著名的七十二烈士墓.黄花岗位于广州市东郊,原名“红花岗”,因安葬着广州起义的72位烈士,被冒死收殓烈士遗骸的同盟会员潘达微改为“黄花岗”.以后,百年前的那场武装起义,也就史称“黄花岗起义”了.  相似文献   
9.
黄兴一生坚持追求自由平等;反复强调宪法对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主张借鉴先进国家的政党内阁制度以实施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0.
一百年前的辛亥年,一场起初略显慌张的起义正式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大幕。中国历史的沉重齿轮终于再度向前拨动了,皇权以及与其相关的一切建制、理论和信仰即将灰飞烟灭,代之而崛起的是两个令中国人感到陌生的词汇——民主、共和。革命深深刺痛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帝制观念和利益,也因此遭遇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