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5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赌博犯罪势头高涨,危害性日益增大。赌博犯罪往往诱发其他各类犯罪,产生赌博关联犯罪。由于赌博犯罪与相关关联犯罪错综交织、互相推动,因此对赌博关联犯罪的认定就显得更加困难和复杂。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以"两抢一盗"为主的街面犯罪仍然十分猖獗。因此,必须引起公安机关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应建立防控街面犯罪的六种机制。即:建立外来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机制;建立以快制快、专门打击街面犯罪的集约化队伍新机制;建立以科技信息为支撑的监控机制;建立民众积极参与的群防机制;建立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的工作机制;建立标本相结合的综合整治机制。  相似文献   
3.
2004年1月8日,武汉市洪山区朱女士的30万元现金在轿车后备箱被盗,洪山警方接警调查后盗案是否成立存在着两种相反意见,湖北警官学院对朱女士采用测谎仪测试得出盗案事实成立的结论。洪山警方迅速立案调查,又由湖北警官学院对嫌疑对象作测谎测试,作案人刘海军浮出水面,在铁证面前,刘海军交代作案经过,全案告破。心理测试在侦破此案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其经验是多方面的,但同时也有教训,走过一些弯路。  相似文献   
4.
对于抢劫罪与强奸罪的客观行为,在目前我国的刑法基本文本中表述是大致相同的.由此,在学界,关于如何理解刑法第263条抢劫罪与刑法第236条强奸罪的客观行为有了一定的争议.在目前我国刑法文本的框架下,采取体系解释的方式,两个条文中共同存在的“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的客观行为具有较为巨大的差异性和不同性,基于两个条文的自身...  相似文献   
5.
抢劫罪是一种严重侵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往实践中对抢劫罪相关问题的认识不一致,导致量刑上的巨大差异。最新的司法解释对抢劫罪的特征、既遂和未遂及加重情形中入户抢劫、“准抢劫”等问题给予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占有翔实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自1979年至今抢劫罪研究概况及发展脉络,并对抢劫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客观的整体评论,在评论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关于“携带凶器抢夺”、抢劫罪的对象范围、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以及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等近年来学界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及主要研究得失,并总结了抢劫罪研究的整体成就和不足,意图为有志于深入研究抢劫罪的后继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已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由静态社会逐步发展为动态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飞车抢夺"犯罪。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安部门的打击,社会的防范,"飞车抢夺"犯罪也在逐步升级,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实务部门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此类犯罪的严重性,在战术上要改变对策,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打击"飞车抢夺"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具有加重结果的抢劫罪一律认定为既遂状态,实际蕴含了重刑主义倾向,同时也凸现了其作为高端优位者在刑法理论界本来极有争论的学术领域做出裁判性结论的自信色彩,这多少表明中国今天的刑法理论依然无法拆卸实践的重轭,从而取得理论指导实践的地位。我们有责任重新审视在中国的刑事法治建设过程中如何树立刑法典的权威地位。作为高端权威的司法解释有所紧缩,是促使和形成每个法官能够独立钻研解读刑法典、能够与立法原意进行直接对话的必要的条件,也是刑事法治社会逐渐成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The article is a summary of a book in Swedis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ime (that is, violence and theft) and punishment in Sweden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data stem mostly from conviction statistics. Following a discussion of the reliability of conviction statistics, trends in these statistics are described and various criminological explanations for these trend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行刑法典第2 6 9条规定了转化型抢劫罪,亦称准抢劫罪、准强盗罪、事后抢劫罪,它  是指在盗窃、诈骗、抢夺的实施过程中或实施完毕后非法状态持续的一定期间内,由于行为人在主客观  方面出现了特定的变化,使整个行为的性质恶化,从而在法律评价中要以抢劫罪论处的情形。理清转化  型抢劫罪的形态,把握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