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西方社会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逐步取得了性质、范围、主题等方面的共识,并对某些重要性的专题展开了探讨来细化、深化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内自觉研究后马克思主义的时间不长,但整体研究起点较高。不过,毕竟囿于时间、文本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来说,我国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尚不深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应该说该方面的研究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马克思主义结束了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二元对立,进入了一个多元分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涌现出来的各种理论范式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晚期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拉克劳和墨菲从人类社会对抗的永恒性角度来理解政治.他们认为对抗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而且我者与他者之间竞争的开展正是民主所必需的.在当代西方社会,阶级斗争已被各种形式的反资本主义斗争所取代,对抗的主体已趋于多元化.只要这些主体认识到新社会运动的所有参与者都是实现民主的动力与载体,他们就可以在多元而激进的民主话语接舍下构建"激进的公民身份"及反抗压迫的等同链条.尽管拉克劳和墨菲对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从他们的政治理论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以更好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