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73篇
工人农民   45篇
世界政治   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195篇
中国共产党   86篇
中国政治   197篇
政治理论   132篇
综合类   1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Indigenous societies across lowland Latin America have recently made impressive political and territorial gains by emphasising their stewardship of and attachment to particular rural landscapes. But surprising new censal and microdemographic evidence shows that these groups have simultaneously been developing a presence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metropolises. Cities offer employment and advanced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escape from rural conflicts. We suggest that the dynamics and outcomes of these migrations are distinct from those of other rural Latin Americans. By outlining specific areas in which migration, politics, and territory appear to be interlinked, we seek to stimulate research that engages with these process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indigenous advocacy and migra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不断探寻更为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将税收和环保结合起来,可以发挥税收在控制污染、调节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利益为本位,以实现代际公平为主要目标;应改革传统排污收费制度、调整资源税和消费税、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征管制度,从而构建我国新型的环境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3.
环境时代宪法的权利生态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泉生 《现代法学》2003,25(2):128-136
文章首先指出无论是近代宪法的法理基础———个人主义 ,还是现代宪法的法理基础———团体主义 ,都难以对付当前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的挑战 ,主张可在团体主义的基础上将生态主义作为环境时代宪法的法理基础 ;而后 ,文章通过对传统宪法价值取向在环境时代所表现出种种局限的反思 ,提出环境时代宪法的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 ;最后 ,文章认为随着环境时代宪法法理基础———生态主义的建立和宪法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的确立 ,宪法将在权利社会化的基础上向权利生态化扩展 ,并围绕“人类和生态共同利益”之保护而精心构建 ,从而极具权利生态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Stories are part of everyday life and constitute means for actorsto express and negotiate experience. For researchers, they providea site to examine the meanings people, individually or collectively,ascribe to lived experience. Narratives are not transparentrenditions of ‘truth’ but reflect a dynamic interplaybetween life, experience and story. Placed in their wider socio-politicaland cultural contexts, stories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howforced migrants seek to make sense of displacement and violence,re-establish identity in ruptured life courses and communities,or bear witness to violence and repression. The researcher must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his/her own role in the productionof narrative data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lived experienceas text.  相似文献   
5.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旅游业的特点在于出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同步发展。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其面向中国、日本和韩国等相邻国家发展入境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其发展地区旅游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晓莉  刘迪 《东北亚论坛》2007,16(4):101-105
俄罗斯刑法通过生态犯罪的设立保护生态环境,俄罗斯生态犯罪立法的价值取向、范围及处罚方式等,值得中国刑法立法的借鉴。中国刑法应设立生态犯罪以取代传统环境犯罪;中国生态犯罪应将生态法益作为保护的必要要件,其立法范围也要予以拓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理论定位、特质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阶段跨越性、历史传承性、人文关怀性以及超越时空性等特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支撑,以生态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健全社会参与机制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论循环经济的目标及其规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循环经济的目标是生态效应,提高生态经济效率和实行3R原则还难以达到这个目标,需要转换思路,创新设计.循环经济立法以生态效应为导向,构建其法域、部门法和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中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区之一。根据贵州的实际区情 ,建议国家应将贵州作为全国生态建设投资的重点省区 ,以确保“生态建设与扶贫富民工程”的顺利实施。为此 ,针对贵州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认为今后应在充分发挥长期形成的生态建设经验模式基础上 ,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推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完善“四荒”拍卖政策体系 ,尽快建立生态建设评估机制 ,积极开发地方绿色农副产品 ,大力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和本土化特色经济 ,开发环保替代产业和增加就业 ,以切实推动解决贵州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良好的生态系统与之相适应,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政府运行效率、法制环境、科学与教育发展程度、人文环境等因素。然而,我国目前尚不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生态系统,需要大力进行外部环境建设,努力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