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蕾蕾  薛乃一 《学理论》2009,(17):239-240
随着高职教育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高职多媒体专业探索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多媒体人才培养的思路,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多媒体专业课程的研究方法,确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提出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平行监督的思想,他十分重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结合,强调监督渠道多样化,构建多渠道、多方位的执政党监督体制。他的党内监督思想深刻揭示了执政党监督制度建设的规律性,为党的监督制度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我们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商事合伙体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事合伙体系存在于各市场经济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合伙制度单一,无法适应复杂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应该建立我国体系性的商事合伙制度。商事合伙体系的构成有普通合伙、有限合伙,同时要贯彻私法自治的精神,构造合伙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真正的制度创造者实际上是社会上的各个利益主体和行动者,历史就是在各个主体的行动中推进的。在各个主体行动的利益考量、相互博弈等过程中显示出制度运作的最为真实的生存逻辑。在刑事和解的制度化进程中,首先,作为行动者之一的司法机关不但在宏观上成为刑事和解在我国制度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在微观上,即在刑事和解的具体个案中,其以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强制力量作为后盾,从程序上决定着刑事和解程序的启动、进行,以及和解后的处理结果等;其次,如果说,司法机关决定着刑事和解程序的启动、运作方式以及和解成功后的处理方式,那么当事人的博弈和实践便决定着案件的发展方向;最后,在这一系列的事件和宏观进程中,民众以及学者也以自身的方式参与其中,成为刑事和解制度化的重要推动因素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资源物权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物权作为重要的财产权 ,要求自然资源法应以传统物权法为理论基础 ,根据自然资源所特有的经济属性和生态属性 ,构建我国的资源物权制度。本文从资源物权制度的体系化设计、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资源物权的变动、不动产资源物权的登记制度等几个重要方面对我国现行资源物权制度进行了反思与探讨 ,并在传统物权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了依然较短的3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与《民法通则》相比只进行了微调,恐怕与如下三个认识不足或误区有关。第一,低估了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过短对其他诉讼时效规则造成的严重困扰。第二,片面理解了所谓“诉讼时效短期化趋势”,过高估计了我们应对“诉讼时效短期化”的意愿和能力。第三,忽视了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道德性难题和“折扣执行”困境。我国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设定应坚持体系化思路,关注中国国情,立足长远,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7.
沈四宝 《河北法学》2006,24(10):38-42
论述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分析我国加入WTO,在"后过渡期"内,我国在对外贸易领域的发展特征,该部分主要着眼于国内的角度;二是论述在国际贸易中,诸多因素的冲突、互动及对我国的影响,该部分主要着眼于国际视野;三是阐述在面临国内外新形式下,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完善,以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晓文 《河北法学》2007,25(7):124-127
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仅仅作为一项原则已不能适应当代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分析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应努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起草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的主要理论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民法典既要规定绝对权请求权,又要在侵权行为法中规定侵权请求权,因此必须协调好绝对权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之间的关系;第二,侵权行为一般条款应当采纳"埃塞俄比亚体例",概括全部的侵权行为内容;第三,侵权行为法必须规定侵权行为类型,但如何进行侵权行为类型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要适合中国国情和便于司法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10.
法典化是立法者将现行私法规范以综合和科学的方法加以体系化重构,以实现法的现代性和体系性。民法典和知识产权单行法同源于启蒙现代性,知识产权对于主体性的价值不亚于其他私权。古典民法典与知识产权失之交臂有三个原因:古典民法典的首要任务是整理旧制度;专利发明和作品与人的主体人格紧密联系;专利权和版权的特许权烙印使其受到质疑。WTO时代的半数民法典包含知识产权篇章的原因是:民法典强调主体性的实现和保障;个人劳动和智力成果财富成为个人自由的物质保障;民法典需要构建多元、开放和便于实现的财产权利体系。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有三条可能路径:第一是将其从价值和规范两个层面全面融入民法典,次优路径是将其作为民事特别法融入民法典价值判断体系,知识产权专门法典的尝试面临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