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孔洋 《中国公证》2012,(2):49-50
一、股权与股东资格的联系 从静态上看,股东资格是公司股东的一种身份,但在继承这种财产转移法律制度中,我们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股东资格,必须看到股东资格与股权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2.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指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过程,都和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实践证明,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管理的全过程,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提高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时间本是"混沌",它是"绵延",不可分割。时间进入"存在","本体—存在"开显出现象,一切现象变动不居,唯时间永恒,时间  相似文献   
5.
陈柳钦 《民主》2007,(7):5-7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尚书·五子之歌》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它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突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孟子·梁惠王下》则提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  相似文献   
6.
涉台文物指的是能够直接反映台湾与祖国大陆地理、经济、民族、文化等关系,印证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  相似文献   
7.
西藏于十三世纪中叶,元朝时期正式归于中国版图至今,尽管中国经历了几代王朝的变迁,并多次更换中央政权,但西藏始终处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是不争事实。十四世达赖喇嘛集团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怂恿下,试图重提殖民主义分子曾制造的“西藏独立”,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相似文献   
8.
记得     
琳子 《公民导刊》2007,(9):52-52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忘记,也有很多记得。对于老师的记得,是烙印在我们成长记忆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或许会在老师的节日里寄去一份问候,你或许会在某一个特殊的日子给老师写一封信,你或许什么也没做,但我们谁也无法否认对老师的那份记得。可能是一堂课。可能是一句话,可能是一种表情、一个手式、一声不经意的叹息……  相似文献   
9.
民生问题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自古以来“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代表们为保障民生积极建言,表现出浓厚的履职为民情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西藏的历史和现状,更好地开展反"藏独"的斗争,我们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小彬进行了系列访谈,本期推出"西藏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王小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成果有:2006至2012年参与组织和实施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