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提高江岸教育整体水平中共武汉市江岸区委、江岸区政府多年来,江岸区将“科教兴区”战略纳入到全区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尤其是近两年,江岸区将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发展中学校”的建设上,经过努力,目前,江岸区教育发展呈现出良性循环态势,并开始向均衡化方向发展。一批发展中学校的办学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已跃入先进学校行列。  相似文献   
2.
涪陵十五中创办于1987年,学校分为A、B两区(相距500米),A区位于黎明北路15号,B区位于黎明西路。现有教学班43个,学生2600余人。十八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志、立德、求真、求知”的校训,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是一所校风好、干风纯、教风正、学风浓,教学质量高、社会欢迎、家长放心、学生愿读的初级中学。管理规范涪陵十五中是全区最早单办初中的学校,18年来,学校在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德育工作、学生常规、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管理体系。师资精良学校…  相似文献   
3.
城市游侠 《慈善》2018,(1):46-50
2017年8月24日,重庆市丰都中学校举行"廖斗寅助学金"发放仪式,81名学生在求学大道上,感怀一路温暖,感受一片关爱。2014年,爸爸和妈妈决定将两人一生的积蓄100万元,在丰都中学校设立"廖斗寅助学金",帮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走上高等学府的求学之路。  相似文献   
4.
国师岁月我叫裴瑞昌,是裴世昌的弟弟。我大哥裴世昌1915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东泉镇西戈山村。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受"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思想进步,爱国爱民。1931年在平遥中学读书时,就因为参加反对镇压声援"九一八事变"的爱国学生运动,被反动校长开除。1933年夏天,大哥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高师班,当时的国师很难考,有3000多人报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2011,(13):66
太原市第六十三中学校坐落在太原市万柏林区义井街南三巷,始建于1963年,其前身为太原化工子弟中学。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2007年,太化一中与太化高中两校合并组建了"太原市第六十三中学校"。全校总占地面积45亩,校舍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学校共有4  相似文献   
6.
蒋夷牧先生几年来在本刊《卷首语》写下了不少关于幸福和快乐为内容的文章,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同时,蒋先生又走向社会,以《快乐人生》为题在政府机关、大中学校、群众团体等单位广泛地演讲,讲生命和人生,讲爱和感恩,讲幸福和快乐,讲人的自我和谐。据不完全统计,听众已有两万多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本刊这一期发表蒋夷牧先生的演讲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渝府发[2009]83号2009年8月31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表彰奖励在教育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教师,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根据《重庆市名师奖奖励办法》,经各基层单位推  相似文献   
8.
《山西政报》2010,(1):F0002-F0002
临汾一中历史悠久,始建于1896年.其前身是晋山书院。同年扩建为平阳中学堂,其后几经更名,1913年更名为省立第六中学,1934年改名为省立临汾中学,1950年正式定名为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校,1980年被认定为省首批重点中学,2004年被认定为省首批示范高中,2008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山西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基地校”。  相似文献   
9.
《理论建设》2005,(2):i001-i001
亳州二中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一亳州市的繁华市区,1984年学校被确立为地市级重点中学;2001年4月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示范高中;2002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第五届文明单位”称号。2002年4月,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确定为安徽省开办“宏志班”的两所学校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某,17岁,系重庆市涪陵某中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学生。1997年4月,张某的父母亲离婚,张某跟随母亲陈某生活。2006年1月16日,张某等13名同学到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玩游戏,班主任石老师发现后,即以这些学生违规上网,影响学习为由,要求上网玩游戏的学生在寒假中写出检讨书。2月10日。新学期开始,张某按照学校的要求缴纳了学费。2月12日上午正式报名时,石老师未予准许,而是通知上学期玩游戏的学生于当天下午到教室开会。石老师在会上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当会议快结束时。张某在母亲陈某的陪同下来到教室门外。石老师告知其在办公室谈话。并随后对除张某外的其他12名同学准予报名。谈话中,石老师认为张某写的检讨不深刻,当即要求重写,张某自行离去。次日,学校正式行课时,张某未接到准予报名或上课的通知。当天,张某在与同学通电话中,言语流露出想转学读书的意思。第三天上午,张某的父亲到陈某家中,与陈某一起做张某的思想工作,要求其重写检讨。其间,张某突然趁其父母不备,从家中窗户跳楼身亡。2006年5月11日,陈某诉至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学校赔偿其因张某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0元、死亡赔偿金184420元、丧葬费753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