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林杰 《东北亚论坛》2007,16(5):110-115
中韩文化教育交流是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韩建交15年来,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的交流协议,中国出现了"韩流"现象,韩国也掀起了强劲的"汉风",中国的韩国问题研究和韩国语教育发展迅速,韩国的汉学研究和中文教育持续升温,来华韩国留学生和赴韩中国留学生的人数稳居所在国外国留学生之首。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经贸合作的稳步增长以及两国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告读者     
本刊资料室尚存有部份自1987年创刊至今历年的《八桂侨刊》合订本,平装每册20元,精装25元(含邮资)如欲购买,请直接汇款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3.
高丽参是朝鲜半岛极具代表性的珍贵特产,早在古代就以丰富多样的途径向中国流动。据文献记载,主要途径有七:一是中国与朝鲜半岛政权之间使节往来所携贡赋、礼物;二是中国政权向朝鲜半岛专门派遣的采参使和采参队伍;三是朝鲜使节在中国境内的朝贡贸易;四是两国边境上各种形式和性质的互市贸易;五是中国使节、海商在朝鲜半岛域内的贸易;六是朝鲜商人和官员的走私贸易;七是中国百姓的越境偷采。途径多样而广泛,并因时代更替而复杂多变,反映出两国之间极其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是其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的需要,美国极力谋求削弱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影响,为此采用了楔子战略,意在对中朝、中韩关系进行双重分化。美国分化中朝关系主要采取"以压促变"的方式,对中朝进行"拉打结合"的区别对待,不断加剧中朝两国内部的矛盾,使得朝鲜成为中国的战略负担而非战略资产。对于分化中韩关系而言,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签署美韩FTA、拉拢韩国加入TPP和阻止韩国加入亚投行等方式的效果有限,而在安全方面的楔子战略相对更加有效,"萨德"入韩便是明显的例证。美国在朝鲜半岛谋求双重分化的楔子战略加剧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性,也使得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导致东北亚分化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5.
正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政治方面,双方通过高层互访和政府合作,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在涉及两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协调,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着良好的磋商与合作;经济合作方面,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迅速,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市场,韩国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社会文化方面,两国文化及教育合作不断扩大,人员交往发展迅速,2013年互访人数已达800万人次,①两国已互为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中韩关系从建交初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到1998年建立"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  相似文献   
6.
雷墨 《南风窗》2014,(15):22-24
<正>中国周边外交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让周边国家感受到中国"不可或缺",而不仅仅是"不容忽视"。7月3日至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韩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毫无疑问,这次访问进一步在战略层面提升了中韩关系。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中韩"战略接近"为何得以实现?将来可能走到哪一步?在美国正倾力打造的美日韩三边同盟中,韩国被普遍认为是最为薄弱的环节。正因为如此,中国对韩国的"魅力攻势",被普遍解读为在分化美国在  相似文献   
7.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民众之间的往来和交流日趋频繁紧密。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跨国栖居的成员互为两国最大的外来居住人口。随着两国民众之间交流接触的加深,两国的民间关系并非如料想的那样平稳顺畅,这是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本文以建交以来两国民间关系的发展现状为视点,探讨两国跨国栖居人口之于民间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共同立场和相互协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生 《当代韩国》2008,17(1):26-34
本文讨论的是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共同立场和相互协调。作者认为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共同立场表现在:不允许朝鲜开发核武器、对话与和平解决核危机、发挥韩国的当事人原则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相互协调的背景、动因及其影响。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中韩协调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在结论部分,作者认为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上的共同立场和相互协调不仅对朝核问题的解决、中韩关系,乃至整个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都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特别是对于东北亚地区的长治久安也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世界正将迈入21世纪,中韩两国各自都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和计划,世界形势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面向21世纪进一步发展中韩关系也遇到了需要共同解决的新课题。本文就两国关系的发展遇到哪些新情况,如何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0.
赵博渊 《南风窗》2008,(19):82-84
早在去年温家宝访问后,开通中韩军事热线的呼声在韩国一直很高,但最终被中方延后。至于原因,有人说中方碍于朝鲜不满,也有人说中方担心美日对此过敏。总之,无疾而终。由此大而化之扩展到政治领域,中韩的二人世界构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摆脱不了周边国家的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