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永 《党建文汇》2014,(7):46-47
一提起王直的名字,马上让人联想到“倭寇王”、“海盗”,勾结日本浪人杀人放火,骚扰沿海百姓,对抗官府、无恶不作的形象更成为对王直的固有描述。其实王直遭到了太多的误读,其本来面貌被人为肆意涂抹了。  相似文献   
2.
1990年春天,在青山绿水相映,红墙碧瓦相间,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厦门集美学村校园里,一处颇具特色的烈士园顺利落成。园林周围,翠柏常青,绿草成茵,鲜花环绕,空气清新。园林中央,有座烈士纪念碑。碑座上方,矗立着一位抗日民族女英雄铜像。她,英姿飒爽,  相似文献   
3.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1):20-21
嘉靖帝朱厚熄(1507—1566)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此人崇尚奢侈,嗜好刑戮,暴虐不仁,喜怒无常,昏庸无能,好色无比;长期痴迷炼丹修斋,日求长生不老,竟然二十余年不视朝,致使奸臣严嵩父子专权跋扈,吞没军饷,败坏吏治,废弛边事,倭寇频侵。难怪户部主事海瑞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在上陈的《治安疏》中尖锐挖苦道:老百姓说你的年号好。什么叫嘉靖?就是家家都干净。没有油米柴盐之物,什么都没有,所以叫“家净”。  相似文献   
4.
王浩 《各界》2012,(11)
明朝抗倭的故事,得从太祖朱元璋说起。开国皇帝就是有气派,直接派使者下国书到日本,喝令“日本国王”:不取缔倭寇,就发兵把你抓起来!  相似文献   
5.
1602年 沈有容挥师入台歼灭倭寇;1662年 郑成功驱逐红毛收回台湾;1683年 康熙皇帝和平统一海峡两岸;1945年 日本投降宝岛光复还神州  相似文献   
6.
顾少俊 《黄埔》2020,(3):60-62
2011年,在徐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李春民老师的帮助下,我采访了黄埔抗战女兵田茂华。一田茂华1917年出生,由于是独生女,父母视她为心肝宝贝。初中毕业后,送她到教学质量较好的滕县上高中。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济南、南京后,沿津浦线前进,企图南北夹击,进攻徐州,进而夺取郑州、武汉等地。蒋介石调集重兵准备在徐州一带与日军会战。  相似文献   
7.
提及抗倭名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戚继光。俞大猷这个名字,尽管没有完全被遗忘,但有关他的生平、功绩等,世人知之甚少。四百多年来,世人有意无意间将这位当年名震海疆、功勋卓著的抗倭英雄忽略了。其实,在抗击倭寇的艰难岁月里,俞大猷与戚继光并列,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就某种程度而言,俞大猷还在戚继光之上。在当年的东南沿海一带,"俞龙戚虎,杀人如土"的民谣一直传诵至今;《福建通志·列传》也有"世言继光如虎,大猷如龙"之语。龙与虎,都是威武勇猛的象征,但在国人传统观念中,  相似文献   
8.
《法制博览》2008,(13):19-19
明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开始遭受“倭寇”的侵扰,这些日本人与当地的盗匪串通一气,祸害百姓。当时秦淮河上有一位名妓叫王翠翘,她软语温存,柔媚无比,而性格中又有一点坚毅与直率。由于她不听鸨母的话,鸨母就把她卖给了一个年老的富商为妾。王翠翘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却在夜里收拾细软和丫环绿珠溜走了。  相似文献   
9.
2020年1月1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五集纪录片《华侨华人与共和国》,在第一集《迎接黎明》中,热情讴歌了福建漳州籍印尼归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的光辉事迹。“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这是李林就读上海爱国女中时奋笔疾书的抗倭誓言。为实现这一誓言,李林少年回国,参加救亡运动:为实现这一誓言,李林投笔从戎,驰骋疆场:最终,她以不到25岁的青春年华壮烈殉国,践行了这一誓言。  相似文献   
10.
由闽西青作家唐宝洪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峡情缘》正式出版了。这是一部讲述海峡两岸客家人同根同缘同宗同文的小说。虽不知此前是否有人写过此类小说,但读完这部小说,却让人感到这是说不尽的情缘,一个迟来的情缘,一个未了的情缘。海峡两岸是近年来文艺创作的一个热门话题。虽是热门,但能见到的作品却是一时不知到哪去寻找。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