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个肿瘤在我国的公款消费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三公"消费,即公款吃喝、公车消费以及公费出国。但这只是公款消费中的一些特殊内容,此之外的公款消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除了吃喝,桑拿、洗浴、卡拉OK、高尔夫、保龄球、健身、按摩、观看表演、各式礼品等,都具有同样性质,购物卡的产生更是使得公款消费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能想象的消费几乎都可看到  相似文献   
2.
《湖北政报》2009,(10):47-48
<正>鄂办发[2009]32号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为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  相似文献   
3.
反腐倡廉,党和国家忧心焚焚.千防万堵;反腐偶廉,百姓恨气浓浓,痛心疾首。有关注者曾汇总出诸多腐败现象:“一顿饭,一头牛”,“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党风喝坏胃”,公款吃喝,一掷千金。不顾百姓“茅草屋”,倾力打造“安乐窝”。公费旅游“新马泰”,醉生梦死“开洋荤”。  相似文献   
4.
鄂州市牛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子师,为了寻找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自费去江苏华西村参观考察取经。经过他和一班人的努力,该村办起3家工厂,各项事业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5.
“三公”腐败(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费旅游)久刹不绝,已成为尽人皆知的老大难问题,已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6.
石破 《南风窗》2013,(10):9-9
4月7日,河南陕县6名干部在外出考察途中因车祸伤亡。消息曝光后,网上一片欢呼,很少同情的帖子。尽管当地政府解释这批官员外出是公干而非公费旅游,但网民仍半信半疑。在"全民焦虑"的今天,"污名化"官员(以及名人、富人)成了普通民众缓释精神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作为弱者一方的民众看来,官员乃强势群体,不需要对他们理解、同情和关怀。某些遭遇"污名化"的官员,会立即被网民套上一  相似文献   
7.
近半年来,河南省南阳市市民王清向南阳市上至市政府下至一个区的蔬菜办公室共181个行政部门,提交"三公"(公车、公款吃喝、公费旅游)消费等七项政府信息公开书面申请。  相似文献   
8.
刘熙瑞 《人民论坛》2011,(10):234-235
对于三公消费这样一个难题,我们到底能否解决,又怎么解决?我个人认为,关键是看我们能否把"三公"消费问题纳入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并使群众真正参与进来。这将会使"三公"消费中的"公共性"得到切实彰显,从而取得解决这一问题的不竭动力源泉,可以说是解决"三公"消费问题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6,(5):46-46
刘光金撰文指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出国考察成了某些干部的“惯性思维”。一有什么新举措、新项目,总要出国考察一番。其中借出国考察之名,行公费旅游之实者,并非个别。在一些地方或部门,出国考察甚至变成了某些人的一项待遇和“福利”,隔段时间就要安排这些人出国考察。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以文件的形式。把“取消出国考察”作为对个别违规违纪者的“处罚”。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在一些人头脑中。“出国考察”是一种待遇而非工作。  相似文献   
10.
某报辑录了100个案例,犯罪者都是有头有面的人物,大到“最高级”贪官陈希同,小到一局之尊、一乡之长。这些人有个共同之处,即享有“一枝笔”的特殊待遇,如公费旅游、公费吃喝、公费用车、公费娱乐交际等等,大笔一挥,照报不误。有人对此送了个新名词:日“职位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