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湘评论》2014,(18):19-19
兰克林是美国的政治家、科学家,是《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在合众国创建时,曾留下许多功绩,故有"美国人之父"之称。有一次,他到一位前辈家拜访,当他准备从小门进入时,因为小门低了些,他的头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来迎接的前辈告诉富兰克林:"很疼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不要忘了!"  相似文献   
2.
赵光锐 《德国研究》2021,36(1):40-58
兰克的论著在拉丁-日耳曼大家庭和欧洲国家体系的意义上呈现了欧洲的统一性.兰克政治上的欧洲是一个封闭的由大国主导的均势体系,均势的主要价值在于抑制霸权、维护各国个性和独立.他重视国家个性,但又尽可能展现迥然相异的各民族共属于欧洲舞台.统一性中的多样性是兰克所描绘的欧洲体系的鲜明特征.兰克是明确将精神文化作为国际关系不可或缺的实质性要素并清晰展现欧洲体系中的文化竞争的首位历史学家,准确地预见了 20世纪精神文化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全球时代的来临.兰克的国际体系观有其地缘政治视野上的欧洲狭隘性,但他描绘的欧洲国家体系本身却细致、完整和丰富,他的文化观念更出奇地带有一种预言式的全球宏大视野.我们不能以后人的历史眼界苛求1833年发表《论列强》时的兰克能有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全球体系观.  相似文献   
3.
天天 《中国减灾》2011,(7X):60-61
<正>1弗兰克来自美国一个保守的煤矿小镇。20世纪60年代初,13岁的弗兰克疯狂地爱上了太空旅行。她注视着电视屏幕上谢泼德等著名的航天英雄爬进电话亭般大小的太空舱,然后被舱下烈火炎炎的火箭推动进入天空。这样的场景让她激动不已,浑身战栗。她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同样邀游太空,小小少年因为梦想而热血沸腾,这几乎成了她的信仰。  相似文献   
4.
阚侃 《民主》2014,(9):60-60
<正>罗曼·罗兰说过:"我们要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我们自己。"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自律不仅是一种领导素质,还是一种领导能力。人的一生是为欲望而生的一生,也是与欲望抗争的一生。所以人这一生,既要坚持理想忠贞不渝,又要甘于放弃非分之想。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亦是如此。领导干  相似文献   
5.
静候死亡     
王聪 《中国减灾》2011,(5X):44-44
<正>那年夏天,因为腹痛,我半夜赶往加州的Dili city医院看急诊,打了止痛针后,我焦躁不安,疑神疑鬼地在候诊室等待检查。候诊室空荡荡的,墙角的电视机里,美国NBA篮球联赛正在激烈进行。我在电视机前坐下,但什么都看不进去。我得的是什么病呢?但愿是一般  相似文献   
6.
阿美 《侨园》2015,(4):75
司徒美堂(1868-1955),原名司徒羡意,字基赞,著名旅美侨领,中国致公党创始人。1882年3月赴美谋生,加入"洪门致公堂"。富兰克林·罗斯福任总统前,在该堂当法律顾问。1904年,孙中山赴美活动,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后,司徒美堂多次发动筹款,支持国内的革命。为支持抗日,司徒美堂发起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1948年,司徒美堂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后人曾回忆说,富兰克林·罗斯福在  相似文献   
7.
子荷 《中国减灾》2012,(9X):63-63
<正>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为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唤起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以下简称"国际减灾十年")。所谓"减轻自然灾害",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  相似文献   
8.
外事往来     
正10月13日副市长吴刚会见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医学研究所主任弗兰克·伽龙一行。10月21日副市长刘强会见波兰驻华大使塔德乌什·霍米茨基一行。  相似文献   
9.
乐朋 《政府法制》2014,(26):36-36
1911年,曾经当过两届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决定再次参选。次年10月24日,他到密尔沃基发表演讲。就在他登上台准备演讲时,刺客施兰克从人群中冲出,朝他开了一枪。只听“砰”的一声,子弹穿过罗斯福手中的讲稿,击中了他的胸部。他惊诧地摇晃了几下,马上又恢复了镇定。  相似文献   
10.
正肠道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纽约"双十一健康中心"创办者弗兰克·李普曼表示:"强大的免疫系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健康、有活力的肠道,因为身体中70%的免疫细胞集中在人体肠道,有70%以上的免疫球蛋白A由肠道制造。"因此,流感高发季更应该补充益生菌,可以通过酸奶、乳酪等食物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