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120篇
中国政治   216篇
政治理论   107篇
综合类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教育观是我们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基本看法。建国初期,我们把教育同时看作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工具。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错误地估计了教育界的形势,将教育简单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导致我国教育在1966年陷入了十年特殊时期的混乱。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教育观发生了一系列重要而深刻的变革。教育,先是从阶级斗争的工具转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接着又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而重视培养全面完整的人的素质;然后又完成了从提高劳动者素质以促进经济发展,到提升整个民族素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飞跃;进而提出全人类通过教育共创美好未来。这一系列的教育观变革,反映了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宏观教育观向具体政策措施的转化工作,引导和促进地方政府和学校的教育创新实践,改革再出发。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空间的虚拟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体现数字化生存特征的网络“连线”居民———赛博族(Cybernation)也随之诞生。作为生活于网络空间的后现代主体,赛博族的生存状态具有虚拟性、身体不在场、超越时空限制、拟像化等多重特征。  相似文献   
3.
晏 阳初 (1890 -1990) ,四川巴中人 ,留学美国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首创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在中国长沙、定县、北碚以及菲律宾、泰国、危地马拉等国推进平民教育。晏先生世界驰名。20世纪40年代 ,曾和爱因斯坦等人一起被美洲学者推选为“对人类发展做出革命性贡献的世界十大伟人”。“三十年来 ,我们的工作不能满意 ,今天的处境更使我们痛苦。我们要做还是不能如理想去做 ;不做又复深感良心不安 ,只有在艰苦之中 ,冒着漫天烽火 ,站在人民当中 ,含着眼泪、咬定牙关 ,做一点算一点 ,做一滴算一滴 ;除了加倍努力之外 ,再渴望各方面共体时…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教育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教育改革和实践中提出了要以教育为本;教育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对我们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文艺思想和西方后现代主义系统文论都是在继承或吸收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文论思想 ,具有基本相似的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特征 ,而且毛泽东文艺思想在颠覆旧思想体系、主张女性解放、提倡大众化、重视政治批评和反对帝国主义等方面分别超前地存在着与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系统文论相似而不失区别的特征。这对我们在后现代语境中重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文艺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律解释者的主体性取决于作者、文本和读者等多种制约因素的互动。作者的权威性和体制性安排确保了文本的经典化和读者的信仰面向。文本权威的建立伴随着读者对作者权威的认同。读者在信仰作者和认同文本权威的方式之下去理解、解释和应用,反过来又强化了文本权威以及对作者的信仰。法律解释者主体性的妥当安置,应吸收后现代解释学的合理成分,反对其过度的诠释;应借鉴圣经解释学"解经"和"释经"的二过程法,适当回归古典解释学。  相似文献   
7.
李凯林 《新视野》2007,(6):48-50
民主在中国备受关注,对民主地位的理解常有对立。本文基于对中国现当代历史事实的反思,循唯物史观原理,论证了"第二性,民主"。提出:民族高于民主,民生高于民主,发展高于民主。民主进步的合理性不能仅由民主自身定,而应置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参照系中观察。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主政治建设的绩优框架,它是中国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西方民主理念进行"颠覆"性"落实"的后现代思维。  相似文献   
8.
阐述邓小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目标、内容与要求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邓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是通过向人们传授道德知识和讲解道德理论,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干部教育工作要与进俱进,注入新内容。要更新干部教育培训观念,树立“大教育”、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观,“大教育”就是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把干部教育放在国民教育的大框架中去认识、去思考。素质教育就是既国注重抓好业务知识尤其是新知识的培训,又要注重培养其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