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辛华 《法人》2007,(8):14-14
国家要保证国有股东在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支柱性行业中的上市公司处于控股地位,所以,国有股的减持应该不会成为大量而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过高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外商收购上市公司成为股权多元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从外商收购上市国有公司的背景入手,分析外商收购法律关系的特点,评析相关的立法,最后提出完善外商收购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制成国有上市公司后,仍暴露出许多治理结构上的严重问题。国有股之持股主体虚位的性质和“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是问题的症结;只有减持国有股,改变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完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国有股减持中的基本法律问题也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典型公司形式,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特征之一是将股本分成等额股份,由无限多的股东分别持有,并贯彻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在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基于保持公有制的主导性=股市资金和规模的有限性等因素的考虑,人为地将股份公司的股本分为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和外资股,并规定国家股、法人股暂不上市流通,仅社会公众股可以上市流通,结果造成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平均三分之二的股份沉淀在持有者手中,无法上市自由流通,进一步造就了同股不同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价的特殊股份有限公司,正是由于国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持有者就想方设法在交易所外把国家股、法人股协议转让出去由此在实践中先出现了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方式,以后我国证券管理机构和《证券法》相继肯定和确认了这一收购方式,本文正是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成因和对协议收购方式适用之影响,揭示协议收购方式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及今后随股权结构变化而可能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对于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国家应当大幅度减少持股比例,国家不必要绝对控股,可以让民营资本或外来投资者居于控股地位,这样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并不会丧失。国外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国有股流通问题应当尽快解决,这有利于上市公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股市是国家减少持股的很好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海 《岭南学刊》2001,(2):49-51
据有关证券媒体介绍 ,我国上市公司中原含有的不流通国有股 (国家股和国家法人股 )的减持与流通已由有关权威部门提出初步方案。然而 ,当前证券市场对该消息的关注 ,更多的是从“利多”或“利空”的角度去议论 ,很少从“上市公司朝市场化规范运作的方向改革”的角度去评论。为此 ,本文试从后者的角度去谈谈个人的看法。又基于中国的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具有非市场化运作和政企不分的特征及现状 ,为了便于分析和说明现代股份制企业 (公司 )的市场化规范运作原理 ,从而有助于认识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和流通的积极意义 ,本文将从比较现代…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9,(4):65-65
6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和社保基金会联合印发了《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并从当日起在我国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实施办法规定,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减持能够促进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企业财务结构。国有股减持在操作中不能单纯依托证券市场,还需要通过建立国有投资公司、与跨国公司合作、直接划拨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