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5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109篇
世界政治   1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614篇
中国共产党   3426篇
中国政治   4306篇
政治理论   954篇
综合类   128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902篇
  2012年   995篇
  2011年   1186篇
  2010年   1392篇
  2009年   1160篇
  2008年   1031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730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58-1978年,社队企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外,其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发生了变化:资金筹集从无偿平调到劳动积累,机械设备从因陋就简到修废利旧,原材料获取从就地取材到购买城市边角废料或依靠城市工业以来料加工,生产技术从靠农村土法到聘请城市技术人员并培训自己的技术力量,劳动力从行政抽调到多样化社会招聘等。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在于,社队企业具有企业自主权,我国计划经济的"漏洞"衍生了市场空间,以及城乡之间的交流为社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天津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探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路径,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为“十四五”时期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追凶22年     
埋头足足狂奔了几百米之后,郭潮(化名)还在不停地向两边张望,尽管他知道,深夜不会有人在这样的城乡接合部游荡,但他始终说服不了自己放松警陽。手里的一只女士小提包已经被郭潮捏得有些变形,他这才想起来,包里到底有什么东西他还没看过……  相似文献   
4.
当前,部分青年乡城移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选择“一家两户”的入户模式,即夫妻一方带着子女入户城镇,另一方户口保留在农村老家。本文基于D市的调查资料,对“一家两户”入户模式的形成机制、逻辑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发现城市社会福利、家庭生命历程中如子女入学和成长是部分家庭成员入户城市的诱因,而农村土地利益、职业周期风险、故土情感则使部分家庭成员保留农村户口,是宏观-微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家两户”选择遵循着安全第一的社会理性和家庭利益优化的经济理性的双重逻辑。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关系在近年来发生了转型,从城市中心主义转向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开始拥有部分比较优势,移民的自主选择增多。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屉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足改革丌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足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审大举措。面对这一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伞而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中,有一对突出的、影响全局的矛盾,这便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当今我国社会存在着两个分别日趋明朗且有固定化趋势的社会阶层:一个是“过高收入”者群体,一个是低收入者群体。“过高收入”者之中有合法的,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也有非法的;低收入者、特别是其中2600万左右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者以及2200万左右享受低保者是人们所说的“困难群体”。这两个阶层从经济地位、生活状况到价值观念等方面都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不断拉开了距离。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国共…  相似文献   
7.
陈健春 《今日海南》2006,(10):33-34
从根本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集中体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导向,从这一层面讲,政府必须发挥关键性的主导作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让新增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一直是党和国家政策制定的重点。延续我国在“三农问题”上的一贯主张,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无论是从客观需要,还是从现实条件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要求以政府行为为主导,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从理论上看,社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对最终解决“三农”问题,调整城乡关系,推动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祝祥 《实践》2006,(7):30-3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农业、农民、农村是关键。因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就把惠农政策体系化了。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对于培育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对于促进农业资源要素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企业化,生产的产品标准化,产品营销的品牌化,生产服务的社会化,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生产力落后,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先进农牧业科技推广普及相对落后,农牧业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客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求解“三农”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月谈》2003,(5):44-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