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士人有固守程朱理学,又热衷于经世致用之学的传统。道咸之际,他们呼朋引类,广泛地进行学术交游,在湘内形成了一个以罗泽南为中心的理学群体。他们以“义理经济合一”为治学路向,促进了学术与政治的紧密结合,对晚清政局学坛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湖南士人之间的学术交游,不仅是一个学术现象,也是一个政治现象。  相似文献   
2.
立足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宣南文化资源丰富,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优势. 经数百年繁衍,宣南文化集通俗、儒雅和华丽于一身,体现了各阶层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整体生活方式和雅俗共荣、开放创新的人文价值,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文化系列,其内涵主要包括:以建城定都肇始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会馆、名人故居为载体的士人文化;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  相似文献   
3.
士人是中国古代社会阶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青年士人作为士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特定的人才举用条例下和社会环境中,投身宦海成为他们的主要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4.
毁灭之路     
水火不容 东林党和阉党如何走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很多史料有不同的说法。要说仅仅是魏忠贤迫害忠良,显然缺乏说服力。除了东林人士行事偏激激化矛盾之外,魏忠贤的政治权欲,阉党无耻,士人的怀恨报复,天启朝的政治昏暗等等,都是部分原因。东林党人与其说被魏忠贤这个大太监所害,不如说被文官内部的同类所害,魏太监不过是阉党的一面旗帜而已。  相似文献   
5.
<正>好养生的人都知道"人养玉,玉养人",意即喜爱玉饰品,又时常用手摩擦玉,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多好处。在佩玉饰的问题上道家与儒家观点是不一致的。老子认为"怀玉"是指有自然的人的纯朴心态,再上升为高尚深远的未被人为世界所破坏的人格精神。所谓"被褐怀玉",其实是从根本上否定甚至反对服饰的修饰作用,而强调内敛深藏的人的美质,道家的"怀玉"内涵心态与儒家"佩玉"的外显相对立,这种服饰观对后世如魏晋时期通脱的士人着装观影响  相似文献   
6.
7.
刘小兵 《求索》2014,(2):125-128
魏晋之际的阮籍经历了痛苦、挣扎、抑郁和绝望的心路历程,其“穷途恸哭”的情怀在唐代士人群体中激起了深刻的共鸣;而阮籍从“隐于竹林”到“隐于朝市”的隐逸轨迹,也给同样面对出仕与隐逸两难困境的唐代士人以历史的启示。从唐代士人对阮籍隐逸方式的接受与改造,可以部分体察中国古代士人心态之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8.
《党史博览》2014,(12):29-29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此后,灵柩在北京的浙寺内停放了六年多。李大钊就义后一直未能"入土为安",一方面和他的家庭拮据有关,一方面与社会各界未能对其达成一个认知上的"共识"有关。1933年李大钊的遗孀提出希望北京大学安葬的吁求,为这次公葬提供了一个契机。李大钊终于被安葬于万安公墓。  相似文献   
9.
廖寅 《求索》2011,(2):228-231
文章以祖籍、居住地、安葬地的变迁为主线,探讨了宋代两湖地区士人的社会网络,指出了宋代两湖地区士人在全国士人社会中处于边缘和依附地位,成功的士人大多来自于发达地区,或者迁居于发达地区。同时,文章比较了湖北与湖南士人社会的差异,揭示了湖北士人社会对外,尤其对北方的依附性更强,本土士人社会建设更差,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而湖南士人对南方士人社会依附性较强,本土士人社会则稳步兴起,加之大量流寓士人的本土化,使得南宋湖南士人社会呈现出相当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王伟  刘喜涛 《求索》2011,(8):245-247
明清两代士大夫对方孝孺的评论和追忆持续存在,其有一定轨迹可循。从永乐到正统初年,对方孝孺的评论是政治的禁区。天顺朝后,对方孝孺的评价逐渐被朝廷默许。万历年间,对方孝孺的评论成为士大夫的焦点话题。明清易代之际,对方孝孺的追忆具有回归建文政治的寓意。清代对方孝孺的评论主要集中到方孝孺的"忠义"观。通过对明清两代有关方孝孺评论的走势分析,可以透视出士人和朝廷评价标准和视角的差异,以及在差异中的相互渗透和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