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拔官吏的优与劣,是历代政治上清廉与腐败的重要标志.科举制度前的五种主要选拔官吏方法都产生了许多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科举制度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6朝1300年历史.历代只要严格按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就能促进民众教育发展,培养大批民众人才,提升官员素质,化解社会矛盾.反之,不用或乱用科举制度,吏制矛盾丛生,引起朝灭人亡.我们应学习借鉴科举制度,建立公务员考评法规.  相似文献   
2.
“父母官”是旧时对封建官吏的专称。我们党历来教育和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群众的“公仆”。“公仆”的称谓与“父母官”的称谓是有着天壤之别的。然而,曾几何时,我们党的一些干部,却把“父母官”称谓视为“国宝”,常常以老百姓的“父母官”自居,到处炫耀。“父母官”一词似乎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他们在报告、讲话,甚至闲聊时,动辄便是“我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一定要如何如何”,硬是摆出一副“为民父母”的架势。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某些报刊文章、影视作品中也不时出现“父母官”之称谓,在宣传导向上给…  相似文献   
3.
“不变”的中国基层司法风格及其社会经济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改革为近年法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寻找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正确路径。本刊与河南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联合组织的以“中国法律传统与当代司法改革”为题的讨论,旨在对中国的司法改革乃至法制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 任何类型的诉论中,统治者出于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都在法律中规定了相应的理冤措施,以弥补审判机关裁决中出现的错误。本文试就我国封建社会的理冤制度及其借鉴作如下探讨。一、我国封建社会的理冤制度我国封建社会的立法中,虽没有明确的再审制度之名,但对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却有重新审理之实。从当事人或他人申诉的角度来说,有复审制度和直诉制度,从皇帝或司法机关主动发现和纠正冤错案件的角度来说,有录囚制度和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5.
古时,在大狱中苦苦煎熬的囚犯,特别盼望皇帝家能发生什么特大喜事,比如老太后满六十、七十大寿,多年不育的皇后喜得皇子等,每逢此时,皇上不免"龙颜大悦",一高兴,就要"大赦天下",囚犯们就有可能重见天日。但这种赦免并非"浩荡皇恩泽及万物",而是其他罪犯都能赦,就是不赦贪官。唐朝国力最强,好事最稠,大赦也最多。贞观四年,唐  相似文献   
6.
张军 《法人》2013,(1):73-75
雍正治贪先从整肃财税制度入手,推行耗羡归公之法,以明规则取代潜规则,切断官员"小金库"的来路,继而用收支两条线的政策高薪养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官员贪腐行为康熙皇帝为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其在稳定统治秩序上,功莫大焉,早年治贪也颇见成效,然而待到内外稳定,天下太平之后,渐入暮年的他遂有了求稳怕乱的心理,官场贪腐此刻已极其盛行。尤其是州县一级官员,常以征收耗羡盘剥民众,蚕食国家收入。"耗羡"是附加在正税之上征收的抵补实际损耗后的盈余部分。清初赋役沿袭明朝万历年间钱粮则例旧额,除正额赋银(地丁银和漕粮)外,  相似文献   
7.
思接千载,岁月悠悠,视通万里,任重道远。纵观世界各国,徐图自立,繁荣鼎盛,令人鼓舞,但一个个盛极一时的王国由腐败而沉沦,如古罗马、埃及、拜占庭等,曾使多少政治家为之扼腕叹息,痛切不已;同样,翻开中国文明史的一页,一些显赫于世的王朝,由于官吏腐败而酿成亡国之  相似文献   
8.
宋明理学家重视官吏治理,认为国家之败在于冗官、邪风、官贪,而胥吏利用官员流动性不熟悉地方情形把持社会基层政治社会,造成地方政治的败坏。因而,官僚阶层对于国家的管理与控制,对于整个政权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宋明理学以"存天理,灭人欲"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官吏自律性修养实践与他律性的政治法律手段相结合的官僚体制治理设想。  相似文献   
9.
《说苑·敬慎》中记载: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却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吊唁。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  相似文献   
10.
读过《三字经》的人都知道刘晏。“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做正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