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2,(23):32-32
2007年2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7年春节团拜会。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向大家拜年,并在随后的讲话中强调了“民生”的重要,他说:“‘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尽最大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能越来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2.
纵观我国历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到了唐代,柳宗元提出了“吏为民役”的观点。之后,清代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直至近代孙中山、梁漱溟等,都对民生思想加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于晨 《创造》2009,(6):47-48
清代,官不是做得很大却为后世执政者留下大量警策之言的郑板桥,有一首诗脍炙人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此,一枝一叶总关情,便成了从政者必须体察民情、体恤民困的格言。前不久到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调研,真切感受到作为一级政府是如何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忧民之心去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同的。  相似文献   
4.
5.
周旬 《当代党员》2009,(6):66-67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孟子的思想留给我们许多的启迪和借鉴。 孟子言:“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忧民,用今天的话说,即关注民生。纵观历史,“忧民”一直是历代仁人志士所推崇的为官之本。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穷年忧黎元”的杜甫,从“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于谦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的郑板桥,无不以民忧为忧。当今,我们党员干部更当胸怀天下、情系苍生,“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清·魏源)。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12,(23):32-32
2007年2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7年春节团拜会。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向大家拜年,并在随后的讲话中强调了“民生”的重要,他说:“‘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尽最大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能越来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7.
“位卑未敢忘忧国”,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以此明志。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居江湖之远,都有一大批人始终不易怀抱天下、心系苍生之念。家国天下。国计民生,从来都不仅是从政者的日常课程,也切实牵动着每一个爱国爱家爱生活的市井小民。  相似文献   
8.
也说成熟     
今年是中央提出的调查研究年。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怀忧民之心,探为民之道,尽为民之责,此举合乎民意,深得民心,实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相似文献   
9.
江林 《党风与廉政》2003,(10):12-13
青天下鉴此心,敢不光明正直;赤子来游吾腹,愿言岂弟慈祥。明朝万历进士吕坤任刑部侍郎时自题公署联。据说吕坤初为襄垣知县,因政绩卓著,执法公允,而深得民心。离任时,北风呼号,百姓顶风冒雪相送数十里,表达对他的热爱与敬重。上联表白自己做清官的心志,下联表白注重修养与百姓亲近的意愿。联中的赤子引申为百姓。“赤子来游吾腹”强调对百姓的坦诚相待。“岂弟”语出《诗经》,和乐平易之意,意即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让百姓与自己亲近。无可颂歌,百姓膏脂未尝染指;有何欢喜,七旬夫妇难得齐眉。此联是清末闽中(今福建福州)人谢秋槎在自己七十…  相似文献   
10.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广州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上下功夫,突出"家门口"主题,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办民之所盼,倾心尽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真正把党史学进了心里头、把实事办到了家门口。"想民之所想",把精神食粮送到家门口广州市把学党史与悟思想结合起来落实,把振精神与聚人心结合起来深化,面对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精神文化迫切需要,把精神食粮送到家门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