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101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巧毅 《政法学刊》2005,22(1):90-92
近年来,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引入了香港地区的商品房预售按揭贷款制度我国引入后的按揭制度与香港按揭制度因法律制度的根本不同而存在区别,应将其界定为以一般债权为标的物的权利质押的方式,并将其与抵押、让与担保等相关法津制度进行区别,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在建工程权利质押制度  相似文献   
2.
预售商品房按揭行为大量出现在商品房买卖中,分清该行为的法律性质,研究清楚其真正的法律内涵,对于解决此类问题存在的风险,并进一步完善我国预售商品房按揭法律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粉米 《理论导刊》2005,(10):78-80
房地产业是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但是,社会资金大量向这一行业富积,引起地价上升,房价上涨,商品房空置率过高,使房地产业出现大量泡沫。基于此,要对这一行业的发展进行规范,以消除房地产业的不适当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4.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某家律师事务所两名律师因在办理房屋按揭贷款业务中.向银行出具内容失实的法律意见书.被检察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两位律师的刑事责任.引起各界特别是律师界的广泛关注。律师作刑事案件有风险、作非诉讼案件出具法律意见书也有风险.作民事诉讼案件是否有风险呢?有.只是责任形式有所不同。有人以为民事诉讼案件由法院出判决、风险完全有当事人承担,实则不然,如果律师在代理民事诉讼案件中把握不当.也会险象环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曾昕 《新湘评论》2002,(8):41-41
甲(女)在婚前购买了一套价值30万元的商品房,首付10万元,余款以银行按揭的形式支付,而房屋所有权证上也是甲的名字。去年10月甲与乙结婚后,银行按揭款及利息也是从甲的储蓄卡中予以扣除。乙根本就没有支付任何房款.包括首付款、按揭款及利息。结婚时,乙将他的积蓄全部拿出来购买了家具、首饰、家用电器及置办酒席。现双方准备离婚,请律师协助对其财产进行分割。  相似文献   
6.
略论住房按揭中购房人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购房人权益应是住房按揭法律制度的首要内容 ,但我国相关立法对此却缺乏明确规定。本文探讨了住房按揭中购房人权益保护的几个具体问题 ,并对完善我国有关制度建设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12,(10):54-54
不久前,章男与陈女因夫妻感情破裂,在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离婚协议约定,夫妻共同向银行按揭贷款购买的住房1套归章男所有,离婚后的银行贷款由章男归还。章男提前归还清贷款后,要求陈女协助办证时遭拒。请问,离婚后一方能否依据离婚协议要求对方协助办理房产证?  相似文献   
8.
李先锋 《法制与社会》2012,(30):268-269
之所以将房字加上双引号,是因为有这几种情形,一是此房处于在建阶段,二是此房已建造完毕,交付使用并办理了房屋权属证书,三是该房为存量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手房",有房屋权属证书。在第一种情形下,买卖双方还只停留在合同阶段。虽然双方签定的为《商品房买卖合同》,但并非实际上的"房屋",合同条款注明,开发商负有在约定的时间,将具备多种条件的商品房交付买方使用,并在交付使用后通常为90日内到产权登记机关备案,以使买受人获得房屋权属证书。  相似文献   
9.
如何处理婚前由个人购置但部分按揭款又是在婚姻存续期间偿还部分按揭款的房子成为当前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中分歧最大的法律问题。分歧点无非就是能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处理。笔者试从以下几个观点阐述此类房屋的处理方法,以作为在司法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思格 《学理论》2013,(17):145-146
自《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于2011年8月13日生效以来,其所涉及的新规则引发了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规定婚前首付、婚后还贷的按揭房产归属的第10条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公众普遍认为第10条中"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所有"的规定是在保护通常情况下购买婚房的男性一方的利益。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形成实属管中窥豹所致。笔者拟从《物权法》等法律的基本原理、第10条本身的缓冲规定、第10条与婚姻法及其他司法解释的关系、房屋刚性需求的发展趋势以及立法导向五个方面对该条款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