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心,也是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总结。为了巩固国本,历代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重民、爱民、富民、养民、教民的政策和措施。尽管世易时移,其中仍有超越时空的合理因素,对于今天的国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2021年,以“公共卫生安全”为使命的立法行动高歌猛进,聚焦重点议题,在立法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相似文献   
3.
谈起人民群众在维护政权稳定中的地位作用,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恐怕就数唐太宗李世民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了。在古代类似的活语还有很多,如《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  相似文献   
4.
陈谷嘉 《红旗文稿》2014,(10):24-29
正一中国古代先人曾说:"学于古训,乃有获"。又说:"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尚书·说命下》)当今我国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倡行的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和主张,与古代中国民本思想存在着思想上的渊源关系。可以这样说,以人为本的主张可从古代中国文明起源特殊路径中找到它最初的源头。根据历史记载,在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先人们已对民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作出了明确的肯定。《尚书·五子之歌》记载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夏康的弟弟劝说夏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2015,(9):9-1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典出:《尚书·五子之歌》原文: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释义:祖先早就传下训诫,对人民要亲近而不能轻视或低看;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习近平《摆脱贫困·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典出:汉·刘向《说苑·政理》原文: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释义:善于治国的人对待民众,就像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兄长爱护自己的兄弟一样,听到他们遭受饥寒,为之感到哀伤;见到他们劳苦的状态,为之感到伤悲。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廉政特质并予以当代提升,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加强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总结提炼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特质,主要包括"民惟邦本""为政以德""隆礼重法""慎独正己""孝廉相成",这些廉政特质要得到当代提升,应分别在以下方面着力:强化宗旨意识、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净化政治生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大力推进制度反腐,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生活情操,通过弘扬家庭美德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讲话,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国之本在于厚民生。民生改善如何,民众感受最深。当代中国民生问题之复杂,解决难度之大,堪称举世无双,但今日中国所谓之"民生问题",其意境已明显然不同于往昔,也不同于他国。当前,民生问题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着重解决的重点问题。"中国梦"就是"民生梦",对民生问题的求解正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民生问题该怎样解决?中国将  相似文献   
9.
正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明确指出"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那么,我国古代治国为何选择了"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呢?谈到"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就不能不提到秦汉之际在治国策略上的儒法之争。先秦时期产生的诸子百家中,以儒家和法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10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出处:礼法合治,是指将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