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秦汉时期,“说唱”也是一个正规职业,即“俳优”。“俳”表示诙谐滑稽的表演,“优”代表的是演员。秦汉时期有一个俳优叫优旃(zhān),他的吐槽很有笑点,段子也非常高级,甚至有的段子是现场发挥,还能拉上群演。秦始皇时期,某天宫中设宴款待,不巧下起了暴雨,而侍卫们却只能淋雨站岗,优旃灵机一动,跑去跟侍卫们商量:“假如你们不想淋雨站岗,一会儿我叫你们,一定要大声回答我。”  相似文献   
2.
2012年7月27日,区直机关工委召开廉政文化进机关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记者跟随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自治区工商局兴庆二分局、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治区地矿局矿调院的廉政文化进机关阵地建设成果。发人深省的廉政警句,精心绘制的廉政书画,诙谐幽默的廉政漫画,走进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廉政文化如清风扑面,给人以灵魂升华和精神洗涤。  相似文献   
3.
2014年春节,著名相声演员大兵在东方卫视名牌栏目"笑林盛典"上表演了新创作的相声《教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一个个令人开怀大笑的包袱,指出了当前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误区,使人们在笑声中引发思考,表演结束后观众们盛赞大兵这段相声紧贴生活,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韩冰 《党政论坛》2014,(16):9-9
有一次,周立波应邀到某音乐学院做演讲,他妙语连珠、诙谐幽默的演讲博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欢笑。演讲结束后,周立波又与学生互动起来,热情地回答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一直教导我们做人要谦逊、低调,您刚才的演讲中也明确地对此表示了肯定。但是,纵观您的所作所为,我却发现您并没有低调。那么,您是觉得高调好还是低调好呢?”  相似文献   
5.
释凡 《江淮法治》2011,(10):63-63
崇倡自由的高尚理念,异域风情的新奇历险,诙谐幽默的夸张恶搞,患难与共的旖旎浪漫,性格鲜明的典范群戏,流光溢彩的盛大歌舞,以及传统好莱坞层出不穷的喜剧追逐,《里约大冒险》拥有太多称得起经典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我想做个有趣的人,如果自己做不成,就想多结交一些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很愉快,很轻松,能净化心灵,如坐春风。有趣的人,未必名声有多显赫,但肯定潇洒脱俗。晋人王子猷居山阴,一晚忽降大雪,子猷被冻醒,索性来到院中边饮酒边观赏雪景,不由得心绪起伏,吟起诗来。感慨凄凉之  相似文献   
7.
在"我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中,赵本山等人的小品《不差钱》获得小品类第一名。这个小品在一番诙谐幽默之后,留给人们的思索也是深刻的:那些需要一个  相似文献   
8.
李丽秋 《当代韩国》2008,25(1):79-87
散曲形成于金代(1112~1234),在元朝(1206~1368)达到鼎盛。辞说时调是韩国17世纪末到19世纪后期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尽管这两种诗歌形式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有所不同,但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本文以破格性这一共同点为中心,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中国的散曲和韩国的辞说时调这两种诗歌体裁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产生这种破格性的原因,表明其意义在于表现出与注重教化的文学功能完全不同的娱乐功能,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以及现实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
郑永年 《小康》2008,(12):85-85
现代汉语的"幽默",是林语堂先生以现成的古词,对英文"humour"所作的音译,有"风趣"、"诙谐"等意。古词"幽默"大概最早见于屈原的《九章.怀沙》:"兮杳杳,孔静幽默",系"寂静无声"之意。屈原创作《怀沙》时,正当"怀抱沙石以自沉"的前夕,那心情是与humour毫不沾边的。但林语堂仍以"幽默"译"humour",  相似文献   
10.
周兴泰 《前沿》2009,(6):170-173
敦煌俗赋包括民间故事赋予通俗俳谐杂赋,它通过虚构对话的形式与细化繁复的情节叙述完整曲折、丰富生动的故事,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行文时它还呈现出诙谐调侃的叙事风格。这一切,均使敦煌俗赋的叙事具备高度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