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辉 《党建》2010,(1):38-38
2009年10月15日,离秋季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这天上午,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高一学生罗娟的父亲带着一个男孩来到教务处,拿出录取通知书,请求学校收下这名学生。男孩叫陈焕章,温泉镇义田村人,被学校录取后却一直没来报到。  相似文献   
2.
近日拜读了著名作家万斌生的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和何建辉编著的<不朽的丰碑--王安石>,不禁感慨万分,为这位伟大的改革家、大宰相的改革精神为之自豪.由此想起,这位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威望,同样在美国也曾经走红过.  相似文献   
3.
1912年建立的孔教会,是清朝的遗老、封建文人组建的尊孔复古组织。孔教会所提倡的“昌名孔教”与共和制度是相抵触的,与帝制理论却是相依存的。因此,孔教会与复辟活动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袁世凯复辟中,袁世凯利用了孔教会反共和的这一政治目的特征,为他的复辟创造社会舆论;而在张勋复辟中,孔教会则在主观上支持清室复辟,积极参加复辟活动。虽然孔教会的复辟活动最终失败了,但它留给后人一条启示:孔学的生存发展只能靠自身所蕴涵的现实价值,如果孔子思想企图借助封建势力或反动势力发扬光大,只能是妄想!  相似文献   
4.
李兴龙 《学理论》2012,(26):126-127
20世纪初的十余年间,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一系列的冲击。清末,以考察儒家思想文化的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随之建立的新式教育猛烈地冲击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伦理道德。新兴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不遗余力地铲除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残余。辛亥革命后,儒家政治思想被抛弃,西方政治制度被引入。新制度给中国带来悲剧性的结局,使孔教危机日益加深。为了挽救儒家文化和解决社会危机,康有为、陈焕章等人于1912年组织发起了孔教会。  相似文献   
5.
孔教运动中孔教徒们除在理论上树立孔子的教主地位外,在强化孔教的宗教色彩方面,孔教徒们更是极力建设孔教的宗教仪式。这些新创仪式主要有:释奠礼的新推广、颂经与念圣辞、教堂与祀孔配天礼、圣诞节及其他一些孔教节日的纪念、儒服、孔子纪年、教旗和教徽等。这些仪式的创建,强化了孔教的宗教色彩,却并未在孔教徒中广泛流行。在宗教仪式的创设上,孔教运动可以说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6.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一个月后,日军大举进犯中国的工商业中心城市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在纷飞的战火中活跃着一支救护队,它与农工党有着不解之缘,一些队员通过参加抗日救护工作逐步靠近农工党,并成为农工党的骨干力量,曾任农工党上海市委会副主委的许士林、市委会机关干部陈焕章都是当年的救护队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