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166篇
中国政治   145篇
政治理论   90篇
综合类   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在现代政治合法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价值原则的普遍认同,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哲学人学本体论上坚持"以人为本",并在认识论上准确地认识人的本质,实现哲学范式上人的本体与认识上的同一性,从而达到实践上的知行合一。但是,在关于人的本质及其认识问题上,无论是传统的形而上学人学范式还是胡塞尔以来的现象学人学范式,都没有化解关于人学范式上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内在紧张,这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困境的哲学根源。马克思的人学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和现象学人学范式,在"实践的现象学"意义上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内在统一,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学"命题提出至今已有60年,经历了早期的批判和质疑,这一命题也不断地被深化,直至被认可。进入新世纪,诸多学者对此命题从不同维度做了更深刻的阐释,一部分学者从实现精神自由、主体性理论建构、接受论、表现论维度去深化,另有学者将"人学"引进文艺生态学的领域,赋予了该命题强大的生命力。这不仅是对理论自身的丰富,也是现阶段时代和人民的精神发展对这一命题的价值诉求所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不是“人学空场”,人学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社会主义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按通常理解,马克思所讲的人包括个人、人类或集体、社会等多种形式,但面对人类存在的现实乃至历史,马克思首先看到的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  相似文献   
4.
道德何以可能,即道德伦理的本源、基础是什么,人们为何在社会生活中讲道德?古今中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道德何以可能这一点上,依照发生论的观点,用还原的方法探讨道德的本源,依次涉及生物学、心理学、社会文化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以期为道德的起源找到可实证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杜战锋 《理论月刊》2005,(6):139-140
西方人学不管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都是建立在孤独的个体基础之上的,因而人总是面临着孤然独处的尴尬.阿伦特强调人应当在行动的基础上于公共领域中与他人分享人生.这样,孤独的个体才能由独处走向崇高,享受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人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实际,围绕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形成了以人的本质为基础,以人的价值为中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人学思想,在人的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毛泽东晚年在人学思想上虽然发生过一些迷误,但其基本方面仍然是正确的,具有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毛泽东人学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忘“人的全面发展”的大目标,又立足于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阶段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人的价值角度透视问题,就可以发现公平和效率的两难选择正是根植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条件下人的价值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同时存在这一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8.
试析生命美学的人学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学的发展历史呈现出人学的维度,生命美学立足于审美是人的生存方式这一命题,肯定了现实的生命存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点,美在于超越中实现人的精神自由,是在人性的完善与提升中实现向人的生成,只有生活在审美境界里人才真正成为人,即人全面地占有自我的本质。生命美学具有人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人学的总体图象(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就是终结了无视现实的、从事感性活动的人、并具有抽象思辨色彩的传统本体论哲学,把从事感性活动的现实的人确定为新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把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作为新哲学的主题,把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新哲学的价值目标。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中,进一步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予以宏观总体的把握,完整揭示和阐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题、研究方法、核心线索和理论框架,以深入厘清马克思所开辟的人学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春风 《前沿》2002,(6):21-22
人学问题贯穿于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全过程 ,只是在不同的时期 ,人学研究的侧重点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理性人学是古希腊人学的主旋律 ,但也涉及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等人性思想 ,发掘这些人性思想的萌芽 ,便能理清西方人性思想发展的脉络 ,把握哲学与人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