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按照越南历史学家范公著的记载,越南黎朝时期由吴士连编纂的《大越史记全书》十五卷,是吴士连奉黎圣宗之命编纂的,其性质是官修史书。然而根据吴士连本人的记述及其依附谅山王黎宜民(厉德侯)的经历,《大越史记全书》十五卷是吴士连在不能参加黎圣宗组织的国史修纂,且不能阅览新修国史的情况下,效仿司马迁发愤著书,编写完成的私撰史书。吴士连书成之后,其撰写情况史书记载极简。而之前黎文休奉旨所纂《大越史记》和之后的武琼《大越通鉴通考》两部官修史书,史书不仅详录其修纂情况,且书成后均为朝廷所重。吴士连虽不遇于当时,却以私撰史著《大越史记全书》十五卷立言于后世。  相似文献   
2.
正小时候,我有很多梦想,当老师、当记者、当导演……这些都没能实现,最终我成了一名乡镇宣传委员,起初心里有些失落,但3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帮我圆了儿时的梦。圆了当老师的梦组织理论学习,这是宣传委员的一个职责。在安排领导授课的同时,我也开始备课、讲课。从第一次在讲  相似文献   
3.
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正确方向,连续多年GDP以两位数持续递增的河南,2006年又以令世人钦佩的业绩,实实在在地登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一举站到了由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劳务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第一文化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跨越的新的战略起点上。岁末年初,盘点成就,9700万河南人民不会忘记,在过去的一年里,古老中原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发生的每一个变化,都饱含着人民政协的忠诚,都凝聚着人民政协的智慧,都与人民政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正因为如此,对王主席的采访不由得使我们想…  相似文献   
4.
叶桂认为消渴的病机为阴亏阳亢、津涸热淫,并提出根据病位辨治。肺热消灼当先议清肺、以平气火;心营虚热当咸寒清润、不宜苦寒甘补;脾虚伏热当辛开苦降、醒脾泄热;肝阳犯胃当养胃阴、益肝阴;肾阳虚衰当用八味汤丸、从阴引阳,肾阴虚胃火亢当滋阴济肾、以复胃阴。叶桂立方遣药多以滋阴增液,取酸甘之味以养胃阴肝阴,取药汁轻灵以顾护胃阴、养阴润燥;善于化裁经方、时方以为今用;重视淡薄蔬食,药食两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2,(7):65-65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传习录中》)  相似文献   
6.
书林漫毙     
《理论与当代》2008,(5):53-53
不可不知的300部国学名著;权力“深喉”;文坛掌故全书  相似文献   
7.
农政全书》是我国农业科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集大成意义的著作。其可贵之处在于,作者根据农业生产实践,对古代农书进行了理性地批判,对存在的错误进行了纠正,还吸收了西方水利农学的成果,因而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但是,《农政全书》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农政发[201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为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农业执法行为,提升农业执法形象,便于社会公众监督,我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执法特点并借鉴一些地方和其他部门经验,确定了农业执法标识,决定自2012年10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使用。现将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9.
叶少飞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1,(2):116-140,157,158
1697年《大越史记全书》的完稿与刻印,标志着中兴黎朝官方史学体系的确立,官员学者继而对其改编、评论,产生了一系列史学著作,其中黎贵惇作《国史续编》,阮俨作《越史备览》,阮辉删成《国史纂要》,供教学之用。吴时仕的《越史标案》发覆最多,对越南的国家起源、自主王朝的历史以及与中国的关系重做评论,体现了"我越"的文化主体性,对《大越史记全书》原有的史论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之后吴时仕之子吴时任为西山阮朝国史总裁,以《大越史记全书》为叙史主干,以家藏《越史标案》为史论主体,又综合采纳黎文休、吴士连、阮俨的史论,于1800年编成并刻印《大越史记前编》,吴时仕和阮俨的私家史学遂得居官修史书之列。《大越史记前编》是继《大越史记全书》之后,以官方力量整合既有的越史著作,重塑越南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在越南史学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1802年阮朝建立之后,鉴于黎末郑氏主政以及西山阮朝篡逆的情况,对这两个时代的史书进行清理。在前代史书基础上修成的《大越史记前编》被弃,但其部分思想观点被阮朝国史馆新修的《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所继承。关于《大越史记全书》的评论和改编,体现了越南古代史学发展的路径与思想,是越南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传习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