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116篇
世界政治   1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539篇
中国共产党   2058篇
中国政治   2164篇
政治理论   770篇
综合类   137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725篇
  2011年   671篇
  2010年   665篇
  2009年   640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教育是启发智慧的活动,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思政课教学尤其需要教师养成教学智慧。思政课教师养成教学智慧,应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将知识教学转为智慧传授;开展思政课教学研究,反思思政课教学实践;关注思政课教学细节,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敏锐性;转变思政课教学思维方式,提升思政课智慧品性。  相似文献   
3.
王世娟  赖雄麟 《党建》2021,(2):49-50,5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强调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其必须旗帜鲜明地将讲政治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精神,以及教育部其后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进一步筑牢政治底色的重要支撑基石。文章着重从四个方面厘清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政治底色的基本要素,认为应当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提升政治眼力、拓宽政治视野、厚植政治情怀、严守政治纪律,以筑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鲜明政治底色。  相似文献   
5.
学生减负,是民生关切。作为教育强省,浙江从厘清“减负”概念入手,协调各部门摸底分析,推出一项项实招良策。如今,“轻负优质”理念不仅越来越多地被浙江教师家长所接受,更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学生们的作业、睡眠中,见效于家长和孩子们的笑脸中。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 ,指教师不是通过硬性要求和强制指令来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而是由教师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等因素而产生的影响力 ,是由教师凭借自身内在的力量促使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7.
张传旭書蹟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3):F0002-F0002,F0003
张传旭,男,1967年11月生,山东莒南人。山东省第一位书法专业博士。1996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从师于欧阳中石教授,1999年获书法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9.
10.
云南省玉溪市工业财贸学校杜莉艳: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因此,教师理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楷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人民教师身上的集中体现,是教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