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2.
《党课》2007,(10):119-1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应用,网上原有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等互联网功能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形式。与此同时,随着Web2.0的提出与发展,各种新的网络功能也不断涌现,由此带来的便利也在日益丰富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3.
即时取得是现代民法中保障交易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占有改定作为动产交易的一项特殊交付方式应当适用即时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4.
5.
随着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的实践开展,关于警察在人身安全保护令实施中的角色与责任、权限等问题引发一系列讨论。警察在家暴案件人身保护令执行中负有告知、协助申请保护令、收集资料与保留证据、执行保护令、及时教育及制裁加害人等职权与义务。警察权行使要以受害人、儿童和执法人员的安全为优先考量;要有准确的立法授权,使警察职责明确,执法规范,干预积极;要实现社会联动,加强多机构合作;要适时培训与训练,开展专业干预。  相似文献   
6.
电子交易发展到今天,从交易购买、付款安全到物流配送的流程都已经基本完善。但是电子交易由于交易的双方物理距离一般较远,未曾谋面,交易只能通过中介平台,在出现交易纠纷后,几乎只能通过即时通信工具或电话进行协商,解决纠纷。通过网络即时通信手段  相似文献   
7.
善意取得既是适应经济发展的一项交易规则,也是现代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善意取得制度传统上是动产的善意制度,所以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一直颇有争议。对此问题,日本法和中国法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关于善意取得成立的要件,日本《民法》第192条和中国《物权法》106条都分别作出了规定。然而,基于无偿行为下的善意取得是否成立,中国的法律则明确予以否定。与此相对,虽然日本法律没有对之作出明确规定,而学界的主流观点却认为善意取得可以成立。进而,无偿取得者是否有必要基于不当得利之原因而向原所有权人返还不当得利,这个问题也成为当今日本学界广泛讨论的议题。虽然日、中之间的法制度有着明显的差异,不过,部分法律规定和学说的见解仍然值得两国间相互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14,(18):14-14
为进一步规范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对此,有关业内人士就《规定》出台后是否能有效规范即时通信工具乱象、实名制是否会侵犯个人信息和隐私、是否将影响个人意见的自由表达等三大社会关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将军职罪纳入刑法典的做法,宏观上无视军民分治的社会事实及军事刑法的价值取向,微观上会带来一系列立法技术上的问题。为了落实军事专业主义的要求,迎合世界范围内军职罪立法的潮流,更好地展开军职罪的立法内容,在不影响刑法典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军职罪宜采取单独立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出台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其中有10条规定对即时通信工具进行约束——主要措施包括公众号必须实名制,只有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暂行规定中的即时通信工具是指基于互联网面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即时信息交流服务的应用,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