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37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1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3朵玫瑰     
《江淮法治》2007,(8X):41-41
威恩·海克特租用的房间只有一扇窗和一扇门.而且都在里面锁上了。警察们小心翼翼地弄开门,进入房间,只见海克特倒在床上,中弹死了。  相似文献   
2.
归纳法在判例主义法律推理中的有效性与论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安 《法律科学》2007,25(2):40-48
法律推理既具有逻辑特性又具有法学特性,所以法律推理的有效性也应当分别通过逻辑视角与法学精神进行论证.判例主义法律推理融类比推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为一体,具有良好的自我检验功能.归纳推理在判例主义法律推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归纳推理在逻辑上仅仅具有相对的有效性即具有"归纳问题",但在"归纳原理"的作用下至少能够保证推理结论的"概率真理性".  相似文献   
3.
朱永红 《河北法学》2007,25(10):151-153
法官自由裁量客观存在于法律推理过程中;审判三段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分别蕴涵着法官对适用法律和案件事实的自由裁量;在实质法律推理中法官通过价值判断进行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开篇先介绍了中国判决书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接着分析了判决书说理不清的制度成因。然后在借鉴两大法系判决理由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现实,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引言 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建立了WTO,接替了关贸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与此同时,在继承GATT争端解决的规定和实践的基础上,WTO进行了大胆改革,最后形成了<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和程序的谅解协议>(以下简称<谅解>).专家组程序是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核心.虽然自WTO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以来,缔约方(contracting party)之间2/3以上的贸易争端在未达到专家组程序(panel procedures)之前就基本或完全得到了解决,虽然专家组报告70-80%都被上诉机构推翻,[1]但是专家组程序对WTO的法律解释、推理和应用,对国际法的发展以及后续争端解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它仍然受到了法律界和WTO缔约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论并案侦查的推理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似,推出这些对象在其他属性上相似,但不排斥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出这些对象在其他属性上相同。类比推理是一种独立的推理形式。在侦查中,决定并案侦查的推理形式是类比推理,不是归纳推理。并案类比推理可分为相似补缺类比推理和相似归并类比推理。  相似文献   
7.
法官对证据的认定主要是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来解决的。从理论上说,法律本身是人们理性思维的产物.理性思维无法脱离逻辑思维而存在。并且证据之所以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是由于证据与要证事实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只要厘清这种逻辑关系的性质,就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规则,从已有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从证据认定达到法律事实的呈现。虽然证据认定的方式存在逻辑推理与经验判断的不同,但必须承认,法官在运用证据证明要证事实时.也不得不受逻辑规律的制约。实践中,假言推理是运用最多的一种逻辑推理形式。法官在证据认定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都会运用到假言推理这一逻辑推理形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界定教学案例的同时,详细论述了案例的阅读、分析与推理的一般规则与方法。为中国的法学教学与法官提供一定的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9.
传递性推理心理效应是指在进行传递性推理时各种因素对做出演绎结论的影响。传递性推理的心理效应主要包括端点锚定效应、系列位置效应、符号距离效应、一致性效应、转换效应、方向效应。深入研究传递性推理中的心理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传递性推理机制。在未来的传递性推理研究中要高度重视对心理效应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法律发现是指在司法适用中,法官生成(找寻、确定、解释、填补等活动的总称)最适合于本案的裁判规范依据的一种专业性活动。它在司法适用中的存在场景如何,学者间是各有见解的。梁彗星先生指出“:找法的结果,有三种可能性:一是有;二是无;三是不确定概念。”著名学者沈宗灵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向我们揭示了法律发现可能存在的场合:司法裁判中的法律推理在简易案件中可用形式推理;而在疑难案件中则需要辩证推理。下面,笔者整合找法的三种结果与案件的两大类型,较为详细地论述一下法律发现在司法适用中的存在场景:一、法律明确时:需要效力认定、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