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刑事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诉受理时证明标准的要求、自诉时效、调解、和解、撤诉、反诉、自诉案件的审判监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交易的扩大 ,尤其是我国业已加入WTO ,虽然我国法律体系已日趋完善、健全 ,但在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中 ,对于《合同法》中所规定的无权处分与《物权法》等相关规定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发生冲突时如何协调 ,法律规制尚待完善 ,而且在司法实践中该如何界定与协调二者之关系 ,迫切需要法律加以规制 ,以便具体操作的便捷性 ,从而起到其保护之作用。文章从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分别立法规定着手 ,以二者之间矛盾与冲突为切入点 ,逐层分析产生二者之冲突的原因 ,最终提出解决二者冲突之方案 ,从而达到协调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处分权纠纷进入诉讼情形的急剧增多 ,传统被视为高校权力保留领域的高校处分权的法律监督问题也倍受关注。本文以“大学生怀孕被退学”案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 ,对高校处分权及其法律监督问题进行了分析 ,认为完备的高校处分权制度必须设立健全的法律监督体制 ,包括立法保留和司法审查两个方面 ,并且界定了高校处分权法律监督的范围 ,粗略设计了高校处分权法律监督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随着诉讼制度的发展和演进,民事行政检察制度也应进行相应的调适,以进一步规范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办理。要正确处理民事行政检察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规范检察机关主动启动监督程序;正确处理立案条件与抗诉条件的关系,规范立案条件;正确处理民事行政检察与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的关系,规范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正确处理抗诉与既判力的关系,规范错案的标准和再抗诉;正确处理抗诉条件与证明要求和证明标准的关系,规范抗诉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 一、行政处分的性质对行政处分的性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行政处分是一种纪律处分或政纪处分,因而把行政处分说成是纪律处分或政纪处分,也有的把纪律处分看作是行政处分;有的认为行政处分是一种不同于纪律处分或政纪处分的法律制裁形式。笔者同意后一种看法。在一个法制健全发达的国家,基于法律所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及其内容的不同,全部法律规范有刑事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经济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之分,违反这些法律规范也相应承担各自的法  相似文献   
6.
罗思荣  梅瑞琦 《法学家》2006,24(2):146-153
传统抵押权追及效力理论仅以不动产抵押为假设对象,动产抵押的兴起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其实,传统抵押权追及效力理论内蕴含着对于第三取得人善意恶意的价值判断,并且其逻辑起点应为抵押权不受影响,而且抵押人设定抵押权后,一旦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则其转让行为对于抵押权人无效,因为此时其处分权受到限制,但是善意第三取得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的规定终局地获得抵押物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7.
关倩  王燕 《人民司法》2012,(11):77-81
一、实例与问题某有限责任公司有23名自然人股东。该公司因引资需要,与公司外的第三人丙签订股权收购意向书,约定由丙接受部分股东的股权。公司召开股东会对该意向书进行表决,表决结果为20票赞成、2票弃权、1票  相似文献   
8.
曾凡珂 《人民论坛》2012,(17):98-99
我国检察监督立法的不完善与检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异化,导致检察法律监督权在司法实践中被弱化,因此,应制定检察法律监督法规范检察机关的监督行为,改革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为垂直领导,推行检察机关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检察机关经费保障制度,以此强化检察法律监督权。  相似文献   
9.
林驰  周倩 《人民司法》2021,(8):23-26
【裁判要旨】认定“套路贷”作骗犯罪应当遵循罪刑法定原则,按照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认定:从套路的认定与借款人明知问题、借款人对单个步骤明知与对整个套路步骤明知的关系、空刷资金流水与借款人明知的关系、放贷人告知借贷相关问题的时间与借款人明知的关系等方面判断被告人是否虚构事实;从是否故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或者以其他手段恶意垒高债务、攫取的不法利益是利息还是借款人其他财产等判断借款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故意;借款人进入“套路”借款,实际上已经将其财产处分权基于放贷人的“套路”主动交给了放贷人,即可认定借款人主动交付了财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在解析民事再审程序的含义与功能,正确认知我国《民事诉讼法》申请再审程序的现有制度,针对现有程序在立法指导思想与民诉再审启动主体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明晰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改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