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出生性别比失衡是中国突出的社会问题,其背后与男孩偏好紧密相关。本文通过6个省的实证调查,揭示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原因是父权制的三大要素:一是从夫居的婚居制度,二是父子相承的财产继承制度,三是父子相传的姓氏继承制度。这3项制度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司空见惯的现实;不仅仅是文化观念,更是强制性的资源分配制度安排;不仅仅是家庭和村规民约的相互作用,更是政府的默认和法律的不作为。由此揭示中国当代社会性别制度的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女权主义者盖尔·鲁宾在《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中首次提出了"性/社会性别制度",并促成了女权主义视野下"社会性别"理论的迅速崛起.然而,这一女权主义核心范畴的本源实际上却是有着鲜明男权立场的社会契约论.为了避免认识上的混乱与理论上的尴尬,鲁宾在建构理论框架时有意避开本源不谈,致使许多重要的论述都无法深入到底.只有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大背景对鲁宾的这篇论文加以重新解读,才有可能使问题的阐述真正落到实处,使妇女从属地位的根源性探究真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女书:我们的终结,抑或我们的开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在女书中以“我们”的身份言说并存在,藉此放逐父权制。书写与被书写同样危险,我们没有聋,可是我们却哑了。文本意图受到了女书本身表述的破坏,女性在使用女书时掺入男性异质,削弱了女书自身构建的权威,在与男性争夺话语权时显得力不从心。放逐最终遭到放逐。颠覆父权制必须动用男性话语的概念,在其文本内寻找颠覆模式。女书的终结是消除二元对立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两性对话进入了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追求男女差异的教育;第二个阶段是追求男女相同的教育;第三个阶段是挑战父权制知识霸权的教育.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宝贵经验,对于我国当今的女子高等教育是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湘潮》2007,(8)
生态女性主义尝试寻求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贬低女性与贬低自然之间的特殊关系,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艾丽斯·沃克《紫颜色》中三个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着手,分析了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功之处。三位女性同为黑人,性格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虽性格迥然不同,但都无法逃脱父权制受害者的命运。性格上的差异成为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帮助结成女性同盟,并最终走向独立,自由和解放。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34个农民工家庭的质性研究发现,农民工夫妻共同外出后,夫妻间的性别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原有的不平等关系复制到了城市。不平等关系得以延续的原因有:农村社区中传统的劳动性别分工及性别规范对农民工夫妻的影响并没有减弱;受家庭本位观念的影响,家庭的整体利益抑制了农民工夫妻对各自利益的追求;农民工夫妻基于各自的能力进行分工,夫妻间能力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减反而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瑾 《法制与社会》2014,(5):181-182
近年来我国女性农民工比重有所增加,农村未婚女性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具现代意义的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摧毁了传统的性别制度与性别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未婚女性的权力状况、自由程度实现了最大化。本文以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批判视角对三个案例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外出务工的农村未婚女性受到父权和资本的双重管制,此外还受制于国家体制的权力控制。  相似文献   
9.
崔海波 《学理论》2009,(20):31-33
父权制概念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可谓几起几落。从家庭领域的“家父权”向社会生活领域扩展,从“父权制”向“社会性别”的转变,不同研究者站在不同视角对父权制理论进行改造和重新建构。到目前为止,对于很多女性主义研究者来说,父权制理论依旧是分析性别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西方社会性别概念是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而提出并且发展起来的,迄今为止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早期形成阶段、发展并趋向完善阶段.尽管受到诸多质疑和挑战,社会性别概念的形成和使用对于妇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