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蒋志远 《求索》2013,(2):166-168
“《说文》四大家”之一王筠的著述中有着大量对前代学者“古今字”指论的转引。这些上至两汉下迄乾嘉的材料反映其“古今字”观念和前代学者一脉相承.是全面评价王筠“古今字”观念以及客观总结“古今字”学术史的重要凭借。忽视这种历史继承性,而以今律古地认为王筠“分别文”研究是立足于“造字相承关系”阐论“古今字”并改变了这一术语的定义。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自己的特点,很多古文字字形就是汉民族写实心理的表现:是否专门造字传达出当时社会的尊卑心理,求整齐、喜对称的审美心理反映在字形的问架结构上。汉字文化心理的源头是汉民族的思想:中国自古就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有“重祭祀,重占卜”的思想。从最早的甲骨文看,“雷”的造字取象是写实的;发展到金文,再到楷书繁体乃至简体字,它始终都具有对称之美;“雷”繁复的古文字字形折射出先民的神灵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3.
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自己的特点, 很多古文字字形就是汉民族写实心理的表现:是 否专门造字传达出当时社会的尊卑心理, 求整齐、喜对称的审美心理反映在字形的间架结构上。汉 字文化心理的源头是汉民族的思想:中国自古就有“以人为本”的思想, 有“重祭祀, 重占卜”的思想。 从最早的甲骨文看, “雷”的造字取象是写实的;发展到金文, 再到楷书繁体乃至简体字, 它始终都具 有对称之美;“雷”繁复的古文字字形折射出先民的神灵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历代都不乏对其研究。经过唐代到明代的积累,《说文》研究在清代出现了新的高峰,凡有所著述者,多达两百多人。其中卓有成就的是号称“说文”四大家的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段氏之说文注,桂馥之说文义证,王筠之说文句读及释例,朱骏声之说文通训定声,各具特点,对《说文》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