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并且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后屏障。探索生态文明背景下碳减排制度的选择,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需要。世界各国主要是采用碳税和碳排放交易两种碳减排方法。碳税具有短期内实施成本低、减排成本稳定、减排成效较好等优点,同时具有减排量不易控制、税负易转嫁消费者、长期实施成本高等缺点。碳排放权交易具有长期内实施成本低、减排成效较稳定等优点,同时具有碳排放价格不易控制、减排成本不稳定等缺点。现阶段来看,我国选择碳税制度较为适宜;长远来看,我国将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综合使用较为合适。目前,构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碳税制度,需要重点解决税率、税收优惠、收入使用、分配补偿、碳审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09,(17):20-21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本身也已经跨越了自然科学范畴,成为经济问题乃至政治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公布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应对措施,其背后无不牵连着本国的利益追求:在承担气候恶化的责任方面尽量寻求对本国有利的理由,在履行保护气候的义务时力争影响经济发展最小的碳减排指标。  相似文献   
3.
哥本哈根会议是一系列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中最重要的会议,背负着全人类的重托和冀望,虽然此次会议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因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未提及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使得相关利益诉求并未得到满意的平衡。会议昭示我们,中国碳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关于发展中国家碳减排机制的法律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发展中国家实施碳减排机制的国内政策与法律的基本状况是:建立全面的法律框架以支持这一机制,通过制定相关国家政策支持这一机制,在国际资助基础上制定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律支持这一机制。进一步完善发展中国家实施碳减排机制的国内政策与法律的思路是: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该机制项目的实施,确定合格的土地所有权,确定对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责任,明确以森林为生的社区和原住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郑新业 《前线》2010,(6):55-57
<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急速攀升,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气层温度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上升,而这种全球性的温度增量进一步导致其他方面的变动,包括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的变化。这些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能源科技创新发展,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新的能源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将持续改变世界能源生产、传输、存储与消费格局。立足我国自身资源禀赋及能源需求结构加强突破能源高效转化、存储与利用前沿变革科技,以原创性、前瞻性研究引领能源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范围内加快抢占能源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7.
罗丹 《南风窗》2008,(10):83-85
"环境规则演进的历史表明,当减排的任务成为必须执行的命令时,污染控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都会比之前人们所认为的更快和更便宜,当全世界最终采取认真的态度对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时候,同样的情况将会发生。"  相似文献   
8.
马芳 《党的建设》2010,(8):15-15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旨在倡导公众践行绿色消费,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韩芳 《法治与社会》2011,(10):41-42
世界30家权威认证机构之一的挪威船级社一纸姗姗来迟的否定性意见书,让国内一家水电公司预期30万欧元的碳减排收入打了“水漂”。代理此项业务的上海太比雅环保公司以“未能在约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且“合同审定日期倒签”为由起诉,而挪威船级社的分包商——北京挪华威认证有限公司则成了“中国碳减排第一案”的被告。8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裁定。以起诉主体有误驳回了原告的起诉。  相似文献   
10.
开顺路车不仅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也是为低碳减排做贡献,这样北京的空气能更清新。只要车能上路,我就一直开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