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28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保障农民权益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从社会法视角出发,就农民阶层的弱势现状进行梳理,提出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制建议,探究我国农民阶层的合法权益保障的社会法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中介组织的新一类经济法主体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法学学科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研究成果交集指向其社会性和中介性,它构成了经济法上社会中介组织的理论基础。法学视野中的社会中介组织处于社会公共经济管理关系中时,民法和行政法无法调整该社会关系。社会中介组织的本质与经济法的宗旨、性质、价值本位等高度契合,其因此具有了新一类经济法主体的唯一身份。经济法主体视角下的社会中介组织理论有利于解决专利权滥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公益诉讼、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构建等难题。  相似文献   
3.
论工伤赔偿和民事损害赔偿的竞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新西兰通过《交通事故保险法》后,由于其明确规定不问交通肇事者的主观过错,而只以事故的后果作为赔偿的依据,法学界,尤其民法学界开始担忧作为民法三大支柱之一的过错原则开始动摇,有人甚至惊呼:侵权行为法要死亡了!笔者并不以为然。仅以一国之一个领域的强制保险制度的介入而覆盖民事损害赔偿就断言侵权行为的死亡未免幼稚,然而,一个新的法域,即社会法的出现值得引起高度注视,它并不是现代民法的表现形式。事实上,二百多年前劳动法的出现和一百多年前社会法的出现就已经改写了民事侵权法在劳动领域的传统做法。从历史上,劳动法、社会法…  相似文献   
4.
高杉 《学理论》2012,(11):113-114
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学术界关于经济法的法域属性问题颇具争议,国内一些学者按照传统法律部门的划分,认为经济法属于公法领域。而对经济法产生基础及与社会法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经济法属于第三法域的社会法。  相似文献   
5.
高志宏 《唯实》2012,(5):73-78
公共利益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源泉,也是公权力合法化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公共利益应能作为一种独立的利益形态而存在,并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等利益形态相并列。公共利益的独立存在决定了法律从奉行国家本位到个人本位再到社会本位的演进。  相似文献   
6.
正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发展遂宁务必厉行法治。遂宁要将依法治市贯穿于"五位一体"建设各方面,着重深入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法治、全民守法、依法监督六大重点工作,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执政重在把党的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行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建立完善重大决策法律咨询、法律支持和合法性审核机制。从制度层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3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时隔三年有余,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虽一字之差,却反映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传统中国并不缺少法律,并不缺少法制。据有的学者统计,中国历史上法律最多的朝代  相似文献   
8.
19世纪、20世纪之交,美国成功完成了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但经济垄断、环境污染、贫困失业、劳资冲突、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更可怕的是,这些“社会病”也腐蚀了美国公民的价值观,不少人盲目崇拜盘剥劳工的资本大亨.将弱肉强食视为理所当然的丛林规则,整个社会弥漫着“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相似文献   
9.
法的功能是指法作为社会体系的部分,通过自身活动对社会整体或其他部分造成的积极影响。经济法和社会法相对于社会、经济系统而言,两者功能各具有侧重点并具有互补性,二者功能的恰当配合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法视角中的“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适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中,由于深受私法观念的影响,在工伤事故救济上,民事实体救济和程序救济双双越位,从而导致工伤保险制度的节约制度成本的初衷偏离和弱者保护功能的削弱。针对“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适用关系”,世界范围内存在四种不同的调整模式,选择那种调整模式历来存在纷争。本文运用社会法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工伤救济的全新思路——法定优先的双重调整模式:工伤基准法优先和普遍调整,民事侵权后续补充和个别调整相结合。并且,着眼于现在的立法实践和将来的工伤社会保险的广泛建立,针对“第三人侵权”和“本单位侵权”两种情况提出具体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