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明确解毒化瘀颗粒对NO-c GMP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靶点,探讨其通过该信号通路调节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Wistar大鼠25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50只、模型组50只、复方组50只、解毒组50只、化瘀组50只),行90%肝切除,建立暴发型肝衰竭肝再生大鼠模型。在术后(6h、12h、24h、48h、72h)5个不同的时间点,每组各取8只大鼠处死,留取肝组织。运用硝酸还原酶法测肝组织中NO含量,ELISA测定肝组织c GM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谷氨酸受体(NR1、GluR1),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表达情况。结果解毒化瘀颗粒组大鼠肝组织NO与c GMP含量在6h和12h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NR1mRNA和i NOSmRNA在成模后6h和24h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而GluR1mRNA表达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解毒化瘀颗粒通过调节NR1和i NOSmRNA表达,上调NOc GMP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促进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3,(2X):19-19
<正>一、中草药避毒祛邪。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端午时节空气湿润,而艾叶的芳香新鲜,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维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防范疾病的作用。此外,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或者泡酒饮用,都有很好的疗效,可以预防疾病。二、饮食强身防病。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工效。由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使得计算机病毒技术与计算机反病毒技术的对抗也越来越尖锐。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发反病毒技术、防止病毒疫情的蔓延、保障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张晓彤  范建平 《法医学杂志》2006,22(2):150-150,152
1案情及病史资料三名被鉴定人均为男性,父子关系,年龄24~59岁,既往体健。2002年8月15日晚,三人因误食外出采集的毒蕈先后出现恶心、呕吐,伴全身肌痛,分别于食用毒蕈后约4~6h就诊于当地某三甲医院,三人共进食毒蕈约500g,其中两个年轻患者在食用毒蕈时曾各饮白酒约100mL。急诊对三人的诊断均为“食蕈中毒”,并给予补液、葡萄糖酸钙及利尿等处理,但未进行洗胃、导泻、解毒药物、血液透析等治疗。期间,医院建议患者住院治疗,而患者家属认为患者病情危重,应该在急诊就地急救,并且拒绝对患者行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查。三名患者在急…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2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口服自拟凉血解毒汤和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照组仅口服自拟凉血解毒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玫瑰糠疹严重程度评分(pityriasis rosea severity score,PRSS),皮疹止痒、停发、消退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RSS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PRSS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疹止痒时间、皮疹停发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优于单用口服中药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学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学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体瘤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分级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 益气通络解毒方可提高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减轻化学治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补肾解毒化瘀方联合CPT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CPT化疗方案,28 d为1个周期,6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同时加用补肾解毒化瘀方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及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EGF、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VEGF、IL-6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调节性T细胞表达比较,治疗前患者CD4+CD25+、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后两组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细胞比例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补肾解毒化瘀方联合CPT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证大鼠子宫第10染色体缺失的碱性磷酸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in chromosome 10,PTEN)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祛瘀生新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灌胃法复制产后血瘀证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益母草颗粒4.3 g/kg),桃红四物汤高剂量(18.0 g/kg)、中剂量(9.0 g/kg)、低剂量(4.5 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麻醉大鼠并分离子宫,光镜下观察子宫血瘀状态,分别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PTE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桃红四物汤能改善产后血瘀证大鼠子宫间质的充血、水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TE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PTE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仅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的祛瘀生新作用可能与其下调PTE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解毒利胆汤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解毒利胆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HBV-M及乙型肝炎病毒核脱氧糖核酸(HBV-DNA)的变化情况.结果:HBsAg、HBeAg、抗-HBc、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5.63%、38.24%、28.77%、20.00%.结论:解毒利胆汤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癌解毒方联合R-CHOP样方案治疗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消癌解毒方联合一线R-CHOP样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R-CHOP样方案,两组均化学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实体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KPS评分升高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解毒方联合R-CHOP样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