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法制与法治思想各有特色,对中国法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三代领导的法制与法治思想理论具有继承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共同构成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从1980年8月到2004年9月,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理论家,江泽民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在概括、确立、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学习《江泽民文选》,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德治思想富有浓厚的传统意蕴:一是经世致用的理论品格,二是义利统一的伦理原则,三是"化民成俗"的道德教化,四是"为政以德"的官德建设.邓小平德治思想的传统意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绍卫 《桂海论丛》2011,27(5):30-34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在民族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始创、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确立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主体文化精神,使党的民族政策落实获得了良性发展的结构,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5.
耿庆彪 《桂海论丛》2003,19(6):60-6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毛泽东与邓小平在现代化的内涵阐释、发展战略、实现途径、依靠力量诸方面都勾画出了宏伟蓝图。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由于受历史的限制 ,有一定局限性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 ,对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加以丰富、完善、发展。他们的现代化思想 ,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统战理论的运行机制,从形式结构上看,主要包括运行主体、运行客体、运行目标、运行原则、运行途径等子系统;就其实质内容而言,它包括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领导主体,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为对象的客体范围,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指向的功能目标,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为理念的原则策略以及以求同存异为维度的途径方法。邓小平统战理论之所以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和蓬勃的生命力,这与邓小平统战理论完备的运行机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十分重视法律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其论述相当丰富,邓小平经济法律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的论述,构成了完整的邓小平经济法律思想,对今天进行小康社会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革命精神,“敢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的创新精神,“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不畏风险精神,“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试验精神,“看准了”、“步子要稳”的求实精神,“走自己的路”的自主精神,“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构成了邓小平改革精神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肖剑秋 《学理论》2009,(21):24-25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起步于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具有艰难曲折的特点。了解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从历史、价值、现实三个维度来把握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可行性,而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在坚持市场经济取向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